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90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79篇
理论方法论   64篇
综合类   717篇
社会学   41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已初步建立了针对非居民企业间接股权转让的反避税调整机制,以预防和处置可能出现的税务欺诈或避税行为.然而,税收管辖权的不完备性、认定标准的模糊性,以及税收征管模式等方面的制度性缺陷,已经成为实现特别税收调整意图的障碍.结合中国反避税实践以及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整体部署,应在坚持税收法定主义的前提下,健全立法、完善规则,以实现国际税收协作与正义.  相似文献   
82.
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母公司和资产并购方的环境责任边界的确认,是未来我国土壤污染治理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土壤污染治理问题,在美国也是一个重要议题,文章分析了美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具体实践。对于污染土地的法律责任,《超级基金法》规定了宽泛的主体,但对于母公司和资产并购方的环境责任,《超级基金法》本身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为解决上述问题,联邦上诉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法院适用法律依据和标准存在不一致。在适用法律上,有采用州法,也有采用联邦普通法;在适用标准上,对于母公司责任,美国最高法院在美国诉贝斯特福德案中做出了明确规定;对于收购方的环境责任有采用简单连续规则,也有采用实质连续规则。这种不一致影响了法律的确定性,影响了《超级基金法》的实施效果。美国的实践可以对我国提供借鉴:平衡环境保护和鼓励商事交易的利益,明确企业环境责任的边界,提高法律的确定性,加强资产并购交易中的环境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83.
自2008年末中央政府推出“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后,国内各级地方政府的资金需求日益扩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与负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局面。从审计署2013年底公布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得知,截止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的举借主体中,融资平台公司占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的37.44%、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的33.14%和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的46.36%,这表明融资平台公司是地方政府性债务的主要举债主体。但是现阶段融资平台公司会计系统不能很好地反映其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会计信息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且信息透明度较低[1]。本文拟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主体、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等四个方面的改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4.
在获得会计信息质量时,我们会计人员必须遵循很多会计原则,其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也是必须要遵循的,而且在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在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确认,计量方面都作出严格的规定。会计的核算是要求非常严谨的,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况去核算我们企业的相关业务往来,不能仅仅看形式去记录企业的资产、负债等。所以,在企业交易中,只有遵守会计信息实质重于形式,才能真实、准确、客观的反映出自己的财务情况、经营成果和运营情况。在本文中,我将会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概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尚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更好地去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这四个方面去分析这一原则在会计应用中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本文,可以更深入地明白这一原则的应用重要性,并且在以后会计工作中,会重视企业交易与事项的实质,不过分在意交易事项的形式,更客观地提供企业真实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85.
法定犯罪目的的实质探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彭辅顺 《兰州学刊》2004,5(2):148-150
法定犯罪目的是指刑法分则条文对具体犯罪所明文规定的犯罪目的。对于法定犯罪目的的实质的认识 ,中外刑法学者看法不一 ,主要有特定犯罪目的说、犯罪动机说和追求超故意的结果说。本文在评析特定犯罪目的说与犯罪动机说二者缺陷的基础上 ,基本肯定追求超故意的结果说 ;并认为在目的犯中 ,犯罪目的具有二层结构 ,法定犯罪目的属于其中的第二层次犯罪目的 ,其实质是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超出直接故意意志内容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86.
张俊桥 《河北学刊》2007,27(4):170-172
制定行业协会专门法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但关于行业协会法的价值目标问题,尚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行业协会法的公平价值目标,彰显了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的统一;行业协会法的效益(率)价值目标,是促进公平目标的前提和基础。行业协会法的价值目标是公平价值目标与效(益)率价值目标的统一。  相似文献   
87.
郭道晖 《江苏社会科学》2003,342(1):130-138
行政法治不仅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则,也是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前提。本文从法理学的角度对现代行政法治的基本概念,如公共行政理念、依法行政原则、实质法治原则和遵守正当程序等,作了深刻和富有新意的阐述。  相似文献   
88.
李成文 《天府新论》2007,(Z1):19-20
在阐释正义的实质内容时,人们常常因为立场的不同与观点的分歧,无法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所有的论述均没有脱离平等与自由,通过对正义论证的历史渊考,可以进一步看出,古往今来有关正义均停留在平等与正义的纷争上,论及的焦点要么是孰先孰后,要么是试图调和两者的关系,这也彰显了正义的实质——自由与平等。  相似文献   
89.
犯罪与刑事责任作为刑事实体法上的两个基本概念,具有必然因果联系。但在现行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的规定中,二者表现出十分明显的逻辑关系错位。其原因主要是程序法制定者对于犯罪与刑事责任的逻辑关系以及犯罪的形式概念与实质概念之界分缺乏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0.
执政的实质合法和形式合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执政的实质合法和形式合法的概念,并从执政宗旨、执政能力和执政监督三个方面论述了共产党执政实质合法和形式合法相统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