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89篇
  免费   388篇
  国内免费   95篇
管理学   455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323篇
人才学   170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3725篇
理论方法论   566篇
综合类   8322篇
社会学   605篇
统计学   76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273篇
  2019年   230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276篇
  2015年   419篇
  2014年   711篇
  2013年   693篇
  2012年   843篇
  2011年   884篇
  2010年   936篇
  2009年   924篇
  2008年   1112篇
  2007年   921篇
  2006年   844篇
  2005年   732篇
  2004年   706篇
  2003年   592篇
  2002年   519篇
  2001年   459篇
  2000年   370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2 毫秒
91.
图像对文字空间的挤占已经是事实.尤其是虚拟图像的发展,不仅是一项技术的进步,同时也给多媒体文学带来了许多新的审美特性.表现为:多维性;潜在性;多变性;仿真性.  相似文献   
92.
在以精神生产为主导性生产方式的消费文明中,由于趣味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和人自身再生产关系最为密切的本体论问题,因此它不可能被冷漠地置之度外;生活中单个人的“吃萝卜”还是“吃白菜”是无可厚非的,但那个在深层决定着人们“如何吃”的语法结构本身无疑是需要辩论的;如果说在古典美学中审美趣味的本体内涵主要是一种由想象力带来的心灵解放作用,那么在后现代的精神再生产中,由于它特别地利用了“反对象化”与“反主体化”这种纯粹欲望与审美趣味表层结构上的相似性,彻底解构了审美趣味固有的带有解放性质的本体论内涵,并最终直接威胁到人自身精神再生产的现实可能性,因而对它的剖析与批判也就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3.
当艺术的自我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蓓 《东方论坛》2004,(4):31-34
摘要:我们的时代充满了泛艺术的现象.泛艺术被人们看作艺术终结的先兆.其实艺术和非艺术之间的界限并不是那么容易抹掉.从我们的描述看,艺术品的外延正在扩展.艺术似乎正力图把自己变成包容一切的世界性的“场”.尽管如此,艺术并没有失控,因为创造和接受活动永远是主体性的,只要艺术家和接受者对艺术的态度是真诚的,艺术活动没有被其他功利目的所利用,艺术就有无穷的生命.  相似文献   
94.
传媒的娱乐和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传媒的娱乐被认为是低档或无聊 ,其实娱乐在本质上是审美的游戏。正确看待传媒的娱乐属性 ,引导传媒去追求深层次的审美娱乐 ,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95.
席勒艺术形式原理及其历史意义迄未得到足够重视与全面阐释。"形式消除材料"实即"形象消除生活"。它暗含内容与形式统一基础上的形式优先原则。其历史意义主要在于审美现代性的开辟及艺术形式的张扬。  相似文献   
96.
杨献珍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指导,论述了文艺与哲学的辩证关系,强调要把审美创作方法奠定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基础之上,批评了把创作方法看成是单纯表现手法,把表现手法看成是纯粹技术问题的观点;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强调创作主体必须深入参加社会实践,正确处理审美创造中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反对“绝对自由”的美学观和文艺创作中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倾向;要求正确把握审美创造主体的美学素养和创造技法的辩证关系,强调要提高美学修养、艺术地反映社会生活;坚持审美创造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以此作为文化工作者的审美价值取向,用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实践服务,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等等,从而形成了他比较系统的实践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97.
绘画构图是绘画语言的要素之一,在绘画作品形成过程中,构图有着与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同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三个角度谈不同的绘画构图体现着画家不同的审美意向、追求、个性及给观者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相似文献   
98.
语言的变体     
语言的变体分两大类 :方言和语域。方言包括 :地域方言、时间方言、社会方言、个人方言和标准方言。语域理论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话语范围、话语意旨及话语模型  相似文献   
99.
Halliday关于“语言的社会符号性”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情景语境是一种符号结构,其三个 变量语场、语旨和语式分别决定了语义系统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本文基于对实际语篇的分析旨在具 体阐述这一理论,揭示语言符号的系统和功能的语言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0.
审美心理图式是审美主体进行文学活动的心理根据,是其审美心理结构的重要构戒。审美心理图式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具有不同的层次构成、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存在形态和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