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4篇
统计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从知觉的内涵、特性、功能和实现形式等方面对冯契的知觉观进行解读可知 :冯契对知觉范畴的探讨意义在于阐明了知觉的特性和功能 ,为整个人类知识来源给予独到的解释  相似文献   
22.
写作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这种无技巧境界的成因是写作主体的认识与客观现实形成自然的契合 ,是写作主体的个性审美心理与文章表现形式的自觉谐调 ,是语辞形式与表现内容的自然对应 ,是主体表达目的与受体接受效果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3.
冷战结束后.我国学术界对国家主权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关于国家主权的基础和合法性的研究仍然不够.为了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更好地坚持固家主权原则,转换研究视角并扩展其研究范围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4.
张笑夷在《苏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撰文指出,沙夫强调,要解决认识客观性问题,首要的是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地位。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既区别于机械反映论,又不同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能动反映论,是一种"客观能动主义"的认识关系模式。这种认识模式首先强调主体和客体都是客观的和真实的存在。那么,当我们承认这种客观实在性后,认识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我们如何理解认识主体。也就是说,认识主体成了我们理解认识过程和认识客观性的关键。基于  相似文献   
25.
现代西方哲学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通过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获得自身发展。现当代的科技哲学,也以其特有的视角加入到了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后现代主义思潮则是这种批判的继承和激进化,并传达出了传统本体论的"消解"、"危机"以及传统"形而上学"的真正终结。正是传统形而上学的危机为当代哲学的繁荣开了先声。时至今日,人类社会不断地走向多样化、复杂化、虚拟化,呈现快速变化的趋势,科学技术更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这就要求哲学思维方式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形式。  相似文献   
26.
万物的本原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有三条路子:一是从本体论意义上界定物质范畴,并以此来统一认识论;二是从认识论意义上界定物质范畴,并以此回答本体论问题。三是把本体论与认识论相结合来界定物质范畴,回答先在性和万物的本原问题。马克思物质观把本体论和认识论相结合,提出“物质形态”的概念,科学地解答了宇宙的本原和物质的先在性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的基石。  相似文献   
27.
本文用文化人类学视角来透视《告别理性》中的科学思想,指出法伊尔阿本德站在人类学的立场上,批判了西方科学文化传统中的客观实在性和理性思想,认为它们只是一种文化传统,不能够排除其它文化传统,进而论证了自由探索的科学与文化多样性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科学实在论和多世界理论立场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8.
《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的先验演绎分为主观演绎和客观演绎,第二版则通过两个相关的证明来进行,即范畴的客观有效性证明和客观实在性证明。比较起来,第一版也包括两个不同的证明,此外,虽然康德在第二版中删除了主观演绎,但并没有删除主观演绎要解决的范畴和直观的结合问题,这说明主观演绎是服务于范畴的客观实在性证明的。因此,两版的先验演绎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29.
古典经济学家从社会财富的角度关注到非物质商品,现代西方经济学则更关注服务形态的非物质商品,马克思将非物质产品引入了商品领域,但未做深入分析.上世纪90年代以来,非物质商品生产进入迅速发展时期,我国部分学者从非物质商品的客观实在性、生产与消费、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等多视角对非物质商品进行了初步研究.非物质商品生产迅速发展的趋势,要求我们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商品的研究,从物质商品扩展到非物质商品.  相似文献   
30.
文章阐述了"薛定谔猫"佯谬产生的背景、具体内容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基本哲学问题的争论,分析了争论存在的原因和解决争论的途径.由此进一步验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世界的基本属性,实验推动科学快速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