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69篇
  免费   510篇
  国内免费   102篇
管理学   682篇
劳动科学   28篇
民族学   203篇
人才学   139篇
人口学   29篇
丛书文集   4444篇
理论方法论   681篇
综合类   7821篇
社会学   493篇
统计学   161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39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284篇
  2019年   268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291篇
  2015年   493篇
  2014年   779篇
  2013年   771篇
  2012年   880篇
  2011年   975篇
  2010年   1043篇
  2009年   877篇
  2008年   1324篇
  2007年   1003篇
  2006年   797篇
  2005年   711篇
  2004年   632篇
  2003年   575篇
  2002年   486篇
  2001年   489篇
  2000年   321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71.
论后殖民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殖民译论着重关注的是译本生成的外部制约条件以及译本对译入语文化的作用与反作用.本文试图以译者主体性这一重要的能动因素为切入点,着重剖析处于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译者如何采用异化与归化等翻译策略影响译入语主流文学、主流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阐明后殖民学者引入的"杂合化"概念正是综合这两种策略、包容异质文化的折衷手段,以期揭示译者主体性在"后殖民语境的竞技场与试验场"的彰显作用.  相似文献   
72.
2 0世纪对 2 1世纪的潜在性塑造 ,集中表现人的生存的实利主义化。实利主义泛滥是与”哲学的终结”相呼应的 :哲学孕育和滋养了实利主义的普世化 ,实利主义又反过来把哲学逼向了自我终结的边缘状态。人类哲学之最终倒向实利主义的怀抱并成为实利主义的牺牲品 ,在于哲学自身的无限度性。从终极意义讲 ,无限度论哲学思想促进了实利主义的反自然、反人类、反道德方向。要使人类重归道德生活的道路 ,必须在无限度论哲学终结之处重建限度论哲学思想 ,并以此为精神基础 ,创建起促进人类普遍地道德生活的规则道德。致力于规则道德建设道路的开辟 ,则是 2 1世纪人类普世性公正伦理全面探索的开始。  相似文献   
73.
现代民主政治理念是一回事,现代民主政治制度又是一回事,而现代民主制度内部权力运作更是另一回事,《硬球》叙述的正是现代民主制度内部的权力运作,具体落实为政客们在权力之争中所耍的种种花样,让人管窥到美国现代民主理念背后权力场的波诡云谲,美式政客们的真实嘴脸。  相似文献   
74.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学的“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价值观,“文气”说的创作论,“文非一体”的文体论,并针对“文人相轻”提出“审已度人”的文艺批评的态度。从而确定了曹丕在文论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典论·论文》标志着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75.
《鞍山社会科学》2006,(6):22-23
省委书记李克强来鞍调研时针对鞍山的客观实际,从全省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鞍山要发挥区域优势,建设连接辽宁中部城市群和辽东半岛的经济隆起带。实现经济隆起。这无疑是对鞍山未来经济发展提出了希望,也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要方针。那么如何加深对经济隆起内涵和标志的理解?  相似文献   
76.
曹丕的“文气”说历来受到文学理论界的重视,对于它的阐发已较为丰富和完善,但对于“文气”说和曹丕其他文论观点的联系,却较少有人问津;而追根溯源,“文气”说和《典论.论文》中的其他观点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文气”说实际上是文人相轻的根源,是建安文人成就功业的支撑,是建安文人不畏“惧时”立德扬名的动力。从它们之间的联系来考虑曹丕的文论观,会对曹丕的思想有更进一步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77.
针对学科教育学中存在的一些认识问题,从教育学的内部分类体系对学科教育学的发展做一梳理分析,指出正是由于对从分科教学论到分科教育学的发展历程认识不清,从而形成了诸多问题纠缠的结点。因此,通过对结点的辨析,变结点为节点,从而使学科教学论理清了自己的纵向直线发展脉络和横向发展脉络,实现了教学论与学科教育学的双向发展,学科教育学也把握住了各分科教育学之间的界线,并形成分科教学论与学科教育学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78.
作为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语用学理论,顺应论并没有像关联论那样引起语用研究者足够的重视,也没有产生应有的学术效应.它同关联论一样具有较强的理论解释力,因而值得人们深入研究.文章介绍了顺应论的理论要点,重点评述了顺应论四个关键概念做出选择、变异性、商讨性、顺应性,同时也呼吁语用学界应给予顺应论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79.
“多元文化”的修辞、政治和理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流行在台湾的这个多元文化还大致是一个意识形态修辞,在形式地提倡多样性的同时,压缩社会平等、包容性的公民身份以及两岸和平的进步论述空间,自我矛盾地成为统合内部对抗他者的一元文化动员话语,所以必须要严厉批评。作为一个理论概念,它没有诚实地自省它的很多问题,包括民族国家与帝国的典范问题、资本主义的文化蒸发问题与特殊性的激进化问题。在时间政治、空间政治以及主体能力这三个方面都重新构思过的多元文化,才是值得我们支持的激进的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80.
非语言交际是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包括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的语用失误。这些失误主要是由于交际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对认知语境的失误判断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