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2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家书作为一种古老的应用文体,其形式和内容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宋代家书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家庭(族)长辈对子弟为学的强调。家书中的诲学思想构成宋代家书的主要内容。家书作者基于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学术思想,利用家书这一载体对子弟为学目的、动力、方式方法等做出明确阐述和要求;还通过家书将许多具体的为学经验、为学技巧有针对性地传授给子弟。宋代家书出现的这种新鲜内容,既是社会现实在人们观念中的反映,更是宋代士人内心的真实诉求。  相似文献   
92.
2007年4月8日上午,在绿树掩映的中国现代文学馆,"情系2008中国名家书画展"隆重开幕.黄苗子、崔子范、吴冠中、冯其庸、刘勃舒、钱绍武、何振梁、翟泰丰、高占祥、周韶华、范曾、韩美林、刘大为、贾平凹、庄则栋、王富洲等55位书画名家纷纷拿出了自己的杰作参展.  相似文献   
93.
壶之 《老人世界》2008,(12):30-30
时下,老友相见交谈最多的话题就是“祝福平安”,对于“平安是福”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与认知。我们细想想:平安祝福始终伴随着我们。儿时,平安是母亲站在暮色中那一声声悠长的呼唤;是父亲牵手于你跌倒后爬起来的朗朗笑声。参加工作后,平安便成了我们频寄故乡的一封封家书,传递给父母一个个亲切的问候。耆年之后,平安则成了缱绻大半生恩爱如同鹣鲽的老伴的依赖:  相似文献   
94.
两封家书     
阿桑是2003年夏我在拍摄途中结识的一位哈尼族少年。当时,赤脚的阿桑每天天未亮就为我带路,路上还抢着帮我扛摄影器材……前年7月他考上了云南民族学院,成了哈尼族山寨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我还前往山寨为他祝贺。开学那天,他父亲把东拼西凑加上卖耕牛换来的钱放在他手中,语重心长地说:“娃子,你是咱寨子里的希望,要好好学啊,为咱哀牢山的哈尼人争口气!”  相似文献   
95.
从建川博物馆藏侵华日军家书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日本政府大肆宣扬的皇国史观,其危害十分巨大。皇国史观的泛滥,使得日本国民灵魂扭曲,无法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只是一味心甘情愿地为天皇效力。在皇国史观的支配之下,随着举国皆兵之制的建立,日本走上了为皇国而战的对外扩张道路,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从宣扬皇国史观开始,到建立举国皆兵的体制,直至对外疯狂发动侵略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轨迹。对日本安倍政府从修改历史教科书到解禁集体自卫权等一系列危险举动,国际社会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让日本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历史悲剧不再重演。    相似文献   
96.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早年落拓不遇,乾隆元年(1736年)四十四岁时才中进士,先后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十多年。他在任期间能体察民间疾苦,遇事护贫民而抑富豪。后因荒年替百姓请求赈济,得罪了上司,在乾隆十八年(1753)春,六十岁的郑燮被罢官。此后他居于扬州,卖书画度日。  相似文献   
97.
《叶圣陶叶至善干校家书(1969—1972)》是一部诞生于“文化大革命”那个特殊年代特殊人物身上有着特殊内容的家书。叶氏父子解放前在教育战线上和军阀、政客们斗争,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们顺利成为体制中人,而且受到了特殊礼遇。作为通信主体的叶氏父子因其优越的社会地位和境遇,在思想感情上与国家政策大致一致,在家书中与子女们的关系,其中很多话,可能是发自内心的。然而,家书又因其“隐密”的特点和叶氏父子处境和命运的急剧变化,字里行间又透出与大叙事不尽一致的地方,透露出对于思想改造的困惑,对于自身命运的叩问以及对于主流话语的犹疑。年逾50的叶至善的干校生活展现了作者的一个侧影。相较于当时真话极少的大时代,家书对叶氏父子生活及他们思想变化的心态和情感的记载,具有“历史侧面”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98.
论郑板桥家书的人文思想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板桥家书中蕴含着丰厚的人文思想,主张要以民为本,尊重农民;珍重人格,平等待人;仁慈为怀,博爱众生;贵生爱物,崇尚天性;适量守度,中庸宽和;尊师重教,德育为先。板桥不同凡俗地追求人格平等、个性自由,融尊重、同情和关爱于日常生活之中,毫无矫饰之情,确属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