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1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58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35篇
社会学   3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良好的家风是和谐社会的基石,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时隔一百多年,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家教家风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曾国藩家风有其独特内涵,这主要表现为:家庭有生气、做人有志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存半点官气、要有倔强之气、读书变换气质。曾国藩培育的家风有其大本大源,即始终突出“气”这一核心理念,有其深厚的哲学渊源,吻合了曾国藩作为晚清一代理学大师的身份。它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重要启示,那就是爱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家风是家长之风,非身体力行不足以成风气。  相似文献   
92.
古代中国的宗族治理,儒家文化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家风、家训、谱牒、族规的修订普遍受到儒家经典的影响;另一方面,儒家由于长期浸润在宗族生活中,也变得更加精致,更加深入人心。江北余氏耕读堂"五常"、"十德"的家风直接来自儒家学说。其新近修订的"族规十二条",共72个字,儒家韵味十足,体现出丰富的仁义底蕴。"余氏耕读堂辈分字谱"更与儒家所追求的精神意旨一脉相承,不仅包含仁义、忠孝、信睦、宽敬等儒家道德工夫论,而且还强调文治武功,家国安泰,涵摄力强,辐射面广,也很有境界。因而在今天可以成为传统文化促进江淮农村底层社会治理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93.
常熟翁氏家族耕读传家,读书振家,以诗书忠厚之泽传家为训,身教言传,培育价值理性,由此人才辈出。翁氏子孙走上仕途后,"总期不负圣主,不玷家声",公忠体国,勤政廉洁,翁同龢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翁氏家族文化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其家学家风绵延不息,对当今文化建设、官风官德建设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4.
在依托文化影响力与渗透力更好地预防腐败已渐成共识的当下,家风、族风、民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我国传统教育廉政文化中,世家大族十分重视良好家风的传承,家训、家诫、祖训、族规蔚为大观。世家大族的迁徙、定居和众多清官良吏的地方治理同时也带动了区域良好民风的建设,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世风民风,这些均对我国当今的廉政文化建设富有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5.
红色家风以中华传统家风文化为根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革命家庭为载体而形成,蕴含着高尚的精神境界和特殊的时代记忆,集中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风骨和信仰追求,是红色文化的又一历史呈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社会各领域也不断深入探索红色家风内涵,推动红色家风建设走向纵深.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将红色家风作为一个切入点展开研究,不仅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而且对提升公民道德、塑造社会文明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6.
从明朝末年到清朝前期的二百多年时间里,新安县吕氏家族经历了从兴起到中衰再到重新崛起,家族命运的起起伏伏与其家族良好的家风有着密切的关联。吕氏家族崇尚儒学、尊崇孝道、注重教育、重视诗文的家风,使其跨越明清两代仍然具有勃勃的生机。吕氏家族家风为中原地区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7.
黄存金 《探求》2018,(6):24-29,40
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是新时代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抓好新时代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领导干部家风建设重要论述,抓好"两个责任"落实,强化领导干部思想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健全良好家风培育制度,筑牢廉洁从政思想根基,为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切实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实现党在新时代的执政使命奠定坚实思想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98.
唐建兵 《江淮论坛》2023,(3):124-129
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浓缩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道德观念。在时代变迁中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新内涵,能更好地融入家庭生活、服务社会实践。新时代要始终以习近平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根本指导,结合时代语境和现实需求,深入挖掘阐释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蕴含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同时借助文化创意活动对优秀传统家风文化进行时尚化重构和生活化传承,并应用现代新兴科技为优秀传统家风文化塑形赋能,不断推陈出新;在百姓生活实践层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的现代转型与创新发展,用生动鲜活、灵活多样的方式展现我国优秀传统家风文化的魅力,提高其现代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彰显其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
潮人家风家训传统自古薪火相传,积淀在千百年潮州祠堂文化里,在文化传承、道德培育、社会稳定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收集潮州市刘氏、谢氏、李氏宗祠中的家训家规、族谱家史等资料,将其系统地整理成研究报告,以探寻潮人家风家训文化良好的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0.
嘉庆十四年(1809),山阴汪氏家族以游幕迁入广东,之后百年间代有才人,成为广东引人瞩目的文化世家,这与其家族文化传统有关。汪氏家风廉介孝友,在文化上充溢着独立不迁的色彩;此外,汪氏家族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十分顽强,不断调适文化态度和行为方式,积极吸纳岭南文化因子,为岭南乃至全国的学术文化做出多方面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