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0篇
社会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蒋泥 《社会科学论坛》2010,(14):122-137
人类历史上有一些特定的重大时刻,茨威格形容道,正如“没有一个艺术家在他一天的二十四小时之内始终处于不停的艺术创作之中;所有那些最具特色、最有生命力的成功之笔往往只产生在难得而又短暂的灵感勃发的时刻”一样,历史上,我们的人类史上,难忘的时刻也不多见,在它出现前,需要一段时间进行酝酿,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那些漫长无谓的岁月流逝而去,然后它诞生了,像避雷针的尖端集中了整个大气层的电流,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奥地利犹太作家卡夫卡<诉讼>和中国藏族作家扎西达娃<悬崖之光>的比较研究,一方面从相似性的宿命叙述过程中探讨宿命的先决性、必然性和体制化,并从相异性探讨<诉讼>中钟摆式宿命下过去预示未来的现实悲哀和<悬崖之光>中圆形宿命下循环往复的历史沉重.另一方面从历史环境中的专制、奴役社会的现实及作者对宿命的无奈感悟,探讨其相似性的原因,进而,又以卡夫卡身处奥匈帝国统治下的不幸经历,用现实体验者的痛苦来感受人身自由丧失的宿命,以扎西达娃对政教合一的西藏历史的思考,用历史体验者的阴影重负来感受自由被束缚的历史宿命,由此深入探讨其相异性的原因.同时肯定了二位作家在强大宿命下仍生生不息的自由意识.  相似文献   
53.
《红旗谱》以强烈的历史意识和真诚的阶级意识对我国农民的反抗过程进行了真实的描述。艺术地说明了亿万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体力量,但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农民阶级的封建意识形态总是制约着他们的反抗斗争,令其陷入宿命的轮回,而只有汇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洪流,中国农民才会在炮火声中觉醒,才能由自发反抗走向自觉斗争。  相似文献   
54.
关注人的精神空间,书写人的生存境遇是余华始终如一的努力和追求.在小说《河边的错误》中,作者为我们建构了一个不合理性的、充满了虚无的、荒诞的世界.这幅看似非理性的荒诞图景,揭露的正是一种真实的生存意识,即人的存在的终极意义上的虚无,人生命的脆弱和人内心的隐疾、人性的异化.同时,作者把生存的苦难意识植入文本内部,用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方式来展示人们所面临的现实生存困境,但不难看出,他对生存进行严厉拷问的背后,包含着一颗热情的心灵:唤醒人们对人性"溢恶"的敏感,启发人们对荒谬世界中荒诞真相的警醒.  相似文献   
55.
教育学研究必须走科学化的道路已是广泛的共识,但目前人们对科学化的内涵解释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包括教育学研究成果在内的任何研究都无法摆脱研究者置身其中的社会意识形态的规约,与其总想去摆脱似乎是外在的某种意识形态影响,不如在我们自身内部保持一份对任何意识形态的反思性自识。完全受制于自然科学的思维范型,企图仅通过实证的方法来使教育学研究科学化,这样的主张是唯科学主义的产物,亦即科学被意识形态化的结果。对中国教育学研究来说,忽视了教育自身的社会和人文特性不仅无法真正消解已往所受政治意识形态的不良影响,又容易导致研究者陷入心智上被西方某些早已过时理论俘虏的宿命。  相似文献   
56.
《瓦城上空的麦田》是鬼子创作的一篇极具震撼力的中篇小说。小说通过对普通人家一桩寻常小事的叙述,揭示了生活中所谓的常规性秩序所产生的难以僭越的荒诞性力量对身处其中的生命主体造成的无法修复的创伤与隔膜,从而再次阐明了人类生存中永远无法摆脱的某种宿命。  相似文献   
57.
作为“女性写作”最激进前卫的“私人化”书写 ,将批判之矛指向整个男性话语霸权体系 ,由此产生了强烈的颠覆性效应 ,足以构成新的文化景观。但在精神的自由高蹈之后 ,突围与救赎却最终走向了虚无。或许 ,这正是女性与女性主义文学无法摆脱的历史困境和文化宿命。  相似文献   
58.
《生死桥》讲述的是丹丹、怀玉、志高三个卖艺人在乱世中的命运和情感,一个是死不如生,一个是生不如死,最后一个是先死后生,他们后来都不是和心里的人在一起.他们的命运和情感,从最开始的被预知到最后的被证实,冥冥之中似乎有股强大的力量在安排着,人在这种安排下生长,前行,直至走向终点——宿命.  相似文献   
59.
孙丽君 《中州学刊》2015,(2):159-163
在现象学视野中,《红楼梦》主题的探讨方式来自于读者的建构,中国读者生活在强调血缘关系的文化中,这一文化使得中国读者在现实中经常获得一种宿命性体验。《红楼梦》通过故事和作者对故事的叙述过程也强化了这一宿命性体验。《红楼梦》对宿命意识的强调构成了中国读者强烈的共鸣,这是《红楼梦》成为中国文化经典的本质原因。宿命感的本质是人对自身有限性的理解,《红楼梦》的审美价值就来自于这一理解。  相似文献   
60.
简·爱和苔丝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两个典型的女性形象。两个人的不同命运深深地吸引着读者。同样经历了痛苦、磨难、反抗和追求的心灵历程,但最终的命运却是截然不同的。一个是在与命运的抗争中获得了新生,另一个则在不幸的挣扎中遭到毁灭。从她们的言行中,我们注意到,两个人的性格是决定她们各自命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