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9篇
社会学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金陵瞭望》2009,(23):36-36
在举同庆祝伟大祖国六十华诞之际.浦口区检察院组织全体检察人员以“看、听、读、唱”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革命传统教育,寓教于乐,强化检察人员的纪律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82.
大学英语教学由于情趣少而苦味多所导致的教师苦于教、学生苦于学的尴尬让我们再次将目光投向倡导"乐学"思想的"寓教于乐".寓教于乐通过操控教学中的认知系统来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变"苦学"为"乐学",变"事倍功半"为"事半功倍",从而不断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3.
江苏扬州美术学科已于2019年正式加入中考,新形势下的美术课堂在复习阶段由于每节课时长的关系,教师在进行知识点的总复习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需要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还要有针对性的根据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去复习.  相似文献   
84.
欣赏教学是高中音乐教学的核心,高中音乐教材上非常详细地介绍了许多古今中外优秀的声乐、器乐作品,目的是让学生在聆听这些作品的过程中,领略作品的意境,提高音乐审美情趣,从中获得美的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然而,笔者在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不喜欢听教材上这些正统的乐曲。为改变这一现状,笔者曾从多方面加以探索,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在音乐教学中,结合"视、说、做、创"的活动,可以做到寓教于乐,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5.
胡晓旭 《职业》2015,(5):149
舞蹈本身是一个能给人带来快乐的艺术,舞蹈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教会人们什么,而在于通过舞蹈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使受教育者受到启迪并从中得到快乐,这才是舞蹈教育的真谛。经过多年的舞蹈教学,笔者认为因材施教、寓教于乐、自主学习是学好舞蹈的法宝。  相似文献   
8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教学应该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唯有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必须使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枯燥无味的化学知识融于"寓教于乐"的化学教学中,使化学教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从新课导入艺术化、课堂教学实验化、教师语言幽默化、巧用比喻通俗化、妙用口诀简单化等五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87.
卢红霞 《职业》2011,(32):99-99
一般来说,学生喜爱看电影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英文原声电影进行英语教学,为学生营造出类似英语国家的语言环境,寓教于乐。这才有了Learning English movies and American sitcoms is learning authentic English.(学习英文电影和美国情景剧就是在学习真正的英语)这一说法。  相似文献   
88.
强卫:宣传必须讲究艺术 江西省委书记强卫目前在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讲究艺术,就要深入研究人的心理规律和心理需求,多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上下功夫,多在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上下功夫,多在互动参与、  相似文献   
89.
员工手册,是反映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员工的基本行为规范以及企业文化等内容的一本书。一本《员工手册》可以说是企业的一面镜子,一个窗口,是体现企业人本文化的载体。所以我们的《员工手册》内容新颖,寓教于乐,又不缺乏知识性与严肃性是  相似文献   
90.
新时期儿童诗创作呈现出全面繁荣的态势,其原因体现为:儿童诗发表园地的增多;各种类型的儿童诗歌研讨会的举行;各种选本的儿童诗选集、评论集、理论专著的出版等。在创作上,儿童诗呈现出多元艺术形态并存、百花齐放的景象,新老作家共同奉献佳作;文体意识与读者意识得以强化,诗人们越来越谙熟儿童心理,创作越来越接近儿童思维、贴近儿童生活;开放性和民族性相融合。但是,儿童诗创作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