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79篇
劳动科学   30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18篇
丛书文集   214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410篇
社会学   66篇
统计学   1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本文重点考察德、美两国土地征收制度,指出公共利益是土地征收的惟一合法正当理由,而公共利益存在的合理性是一个国家对其进行法律、政治、经济、社会的多种价值判断的结果。同时,各国都注重对公共利益的实现方式加以限制,以免对公民私有财产造成侵害,其中依据法律正当程序、公平补偿以及准征收制度特别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932.
土地征用制度是世界各国为发展社会公共事业而设置的一种法律制度,是一个牵涉公权力与私权利如何平衡的重要社会问题,因此构建完善的土地征收制度至关重要.本文拟对几个有代表性国家的土地征收制度进行对比研究,并以此对我国的土地征收制度的完善提出管窥之见,以推动我国该项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933.
2011年颁布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在吸收《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增设了作出征收决定所须遵循的正当程序性内容,取消了政府自行作出强制拆迁决定的规定,并禁止暴力等非法方式搬迁,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征收工作的有序进行。然而,搬迁中程序规定的缺失又使实施征收工作陷入僵局,暴力搬迁卷土重来。为此,有必要在搬迁中引入正当程序,通过增加中介调解程序、被征收人陈述申辩程序、回避制度以及检察人员监督检查程序,来保障搬迁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相似文献   
934.
台湾地区的土地征收制度吸收和体现了贝勒斯有关程序正义的理论,在长期的土地征收实践中形成了需用地人、土地所有权人和地政机关三方有序分工、互相制约、协调配合的程序制度,较好地彰显了程序正义.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征收决定机关的独立判断者角色得到较好地保持;土地所有权人的知情权得到较好地满足,有比较充分的商谈和听证机会;需用地人的利益得到比较全面的保障.这对我国大陆土地征收制度的完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完善告知公告程序设置是保障被征收人的知情权的客观需要,完善听证和商谈程序设置是保障被征收人参与权的基本途径,完善土地征收的监督程序设置是保障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的现实必要.  相似文献   
935.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出台,是立法理念和设计模式的转变。然而,由于公共利益界定的模糊、补偿依据的偏差以及救济程序的瑕疵,发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应然的价值功能仍有不少完善空间。可依正当性原则,在公共利益实质性判断标准的明确、补偿依据从以“建筑物”为中心到以“权益”为本位的转变、被拆迁人权利保护与救济程序的完善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936.
虽然我国被征收人行政救济权的保护有所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缺陷。由于欠缺征收目的公共利益范围的判断标准、征收决定无效的范围存在遗漏、行政救济权的主体范围狭窄、被征收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理由不明确,以及被征收人对征收决定不服时必须先申请行政复议,导致被征收人行政救济权的运用障碍。另外,将征收补偿安置决定也纳入被征收人行政救济权客体范围,导致其范围过大。为了和平地解决土地征收纠纷,避免出现恶性事件和大规模群体性上访事件,有必要采取以下完善措施:比较清楚地规定公共利益的范围、扩大征收决定无效的范围、扩大拥有行政救济权的主体范围、明确规定被征收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理由、取消行政复议程序前置的规定,以及赋予被征收人对征收补偿争议的民事救济权。  相似文献   
937.
随着福利国家的出现 ,财产权的绝对性式微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征收或征用制度在世界各国诞生。我国征收征用的理论和制度与国外相比都不够完善 ,表现在理论上概念使用混乱 ,制度上不能协调统一。现行宪法修正案第 2 0条和第 2 2条为我国完善征收和征用的理论与制度提供了宪法依据。  相似文献   
938.
现代法治国家,城市房屋拆迁的发动必须以公共利益的需要为前提,但公共利益的判定却有着诸多困惑和难点。因此需要多层面解析"公共利益",明确公共利益的判定标准,以防止政府滥用土地征收权,打着"公共利益"的幌子,肆意拆迁而侵犯集体的土地所有权和公民的合法财产权,以协调城市房屋拆迁中的诸种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939.
2004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原来规定的土地征用区分为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两种情况,对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立足宪法关于土地征收制度之规定,提出改革土地征收补偿程序、补偿范围、补偿对象和标准等,以求落实宪法精神,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940.
由于我国农村征地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社会矛盾的日渐激化.宪法修正案第20条关于土地征收、土地征用和补偿的规定,为进行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失地农民土地权利的保护将迈入一个新的里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