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71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291篇
社会学   59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将山水画的产生看作一个形成过程,这个过程从山水题材在绘画中的分离开始,代表者是顾恺之。又经历了宗炳、王微的初创,到隋唐进入独立发展时期。文章对这一过程进行了史与论两方面相结合的描述。  相似文献   
52.
李进 《学术研究》2007,(8):99-103
环境思想史是跨学科的环境史研究与形而上的思想史研究在史学理论领域中的一种综合。环境思想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对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不同文化中的自然观进行考察与研究,从前人那里寻找到某些对于环境保护有价值的思想与观念,来滋补当前环境史理论研究的体质。环境思想史研究的史料与传统史学中的史料很不同,史料必须随着研究对象的变化而变化。道家美学影响下的山水画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待自然的态度,记录了画家本人的自然观,山水画的发展史也就是一部图画版的思想史。道家自然观中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在山水画美学思想中,可以具体体现为"外见于山水,内合于人心"。  相似文献   
53.
危磊 《中州学刊》2004,(6):197-199
中国画千余年来之所以一直对人们有巨大的吸引力,不仅仅由于其独特的观赏价值,更由于其中自有"深意"在,即通过自然山水来"悟道"、"观道"和"媚道".而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中圆融和谐的境界,往往与"体道"、"悟道"和"媚道"的要求密切关联,通过对自然山水的审美观照来达到对天人之道这一终极目标的探究与叩问,并在探究与叩问中,将艺术与人生引向更高的精神层面.  相似文献   
54.
中国传统的易象思维是山水诗与山水画相通的根源,山水画作为诗歌创作的媒介,以及诗人以山水画家的身份体验和知识结构进行诗歌创作,成为宋代山水画影响"苏门"文人诗歌创作的主要途径。山水画的"立象尽意"、"重画尽情"的思维方式和"苏门"文人以画家的身份创作诗歌,对其诗歌的取材方式、构思方法、审美风格等产生影响,从而"苏门"文人诗歌呈现出画趣、奇趣、理趣等特点。  相似文献   
55.
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学术界比较忽视的两大问题 :一、论述清初六家之一的恽寿平在山水画方面的成就 ,认为其绘画风格直追元人 ;就绘画理论而言 ,在复古之风鼎盛的清初明确提出“作画当师造化” ,实为难能可贵 ;第二 ,对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恽寿平是因为自度不及王而改弦更张、转攻花卉之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着重强调了画外各方面因素对其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中国山水画简称为"山水",它是以风景为主要描写对象。中国山水画艺术在中国画坛上占据着主导作用,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所具有的意境表现。意境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意境的表现也是对山水画家的重要考量。而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不在于"可望可行",而在于"可游可居","看此画令人生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  相似文献   
57.
《老人世界》2010,(4):F0002-F0002
春天的山乡一片绿色,树木在蓬勃地生长,泉水在轻快地流淌.生活于大山之中的人们也在忙碌着一年的希望。作品中画家运用传统全景式的布局.以工整严谨却生动自然的用笔,以青绿统一的色调描绘了这样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观者从中体味到的是画家对于春天,对于生命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58.
刘瑛 《理论界》2011,(12):96-97
"满池娇"作为元青花具有代表性的纹饰之一被大家所认识,这种特殊的莲花纹饰被应用在元青花的各种器皿上,与人物图、花鸟图共同构筑了元青花的装饰纹饰。同时,元青花装饰纹饰的形成也是非常复杂的,承载了历史与文化的内涵,是特定民族文化之间交融的结果,也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结果,本文尝试从"满池娇"入手对于元青花装饰纹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9.
《秘书之友》2011,(11):2-F0002
沈周(1427~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翁;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工诗文、书法,尤擅绘画。人物、山水、花鸟都画得很好,而以山水画的成就最为杰出。其画派幼承家学,兼师杜琼、赵同鲁,后融汇宋元各家,尤其受是镇的影响更深。旱期多作小幅,画风比较细谨。  相似文献   
60.
从绘画语言的演变来观照,山水画发展达到的几个高峰同样符合马克思提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规律,文章以唐末至宋初、元代、清末民初三个代表性历史阶段的社会状况和当时主要山水画家的笔墨为依据,分析其中的原因与特殊性,旨在探讨山水画语言的演变规律以及当代山水画发展的相关问题,提出山水画艺术创作也应该尊重规律,在继承中积累与逐步突破,不宜盲目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