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2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231篇
社会学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贺燕 《源流》2012,(21):52
由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南方日报、省民协等联合举办的"岭南古风——寻找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已进入初评阶段。据了解,该评选活动自3月21日启动后,引起公众强烈关注,全省共19个地市的132个古村落参加评选。目前,评委会依据《广东省古村落认定标准》,选出了73个符合条件的古村落进行网络公示。从9月11日至18日,  相似文献   
22.
岭南地区考古发现来看,东汉时期岭南地区青铜器的使用较西汉中晚期得到恢复,青铜器的功能逐步日常生活化,出现了瘗钱之风.这与生产工具和兵器的铁器化、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交通的进一步改善和中原厚葬习俗的影响有着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23.
唐五代词中有关江南和岭南的描写不仅扩大了词的题材,在词中引入江南和岭南的风物和民俗,而且开拓了词境,改变词的审美风格,使词这种适宜于表达情感的文学形式找到了深厚的土壤,表现出南方文学的特质。从词中对江南和岭南的不同描写可看出唐末五代时人对这两区域的认识程度。这些描绘南方词作多以"无我之境"式的旁观视角进行观察,词的布景由室内转向室外的江边村落,为词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土壤。在某种意义上规定了词的发展方向,在词史上具有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24.
对词境的开拓是清词的一大成就,清代岭南词在这方面即有出色的表现.其一是对南国风情的集中展现与词体美学类型的拓展;其二是对清代史实与"心史"的全新叙写;其三是对西方文明与海外风情的反映.总体而言,清代岭南词人开拓词境之举扩大了词体的表现范围,为词体增加了新的内涵,在词史上有重要意义.对此问题的分析,有助于对清词的文学价值有更为全面、准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25.
舒毅 《人才瞭望》2010,(2):104-104
中国古代的八卦、术数,都离不开数字的排列组合与计算。今天,却只剩下对个别数字的崇拜,例如"八"。 把"八"读做"发",这不是普通话的读音,而是岭南某一语系的读音。"八"是符号,"发"是实质,出产西北的"发菜",到了岭南,就不仅因含高蛋白,更因谐音"发财",而格外受到青睐。  相似文献   
26.
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框架下考察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本文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理论为例,通过对建筑艺术与社会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反思,提出建筑艺术在反映社会现实时受制于意识形态的强大力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建筑理论的发展历程证明,无论是在苏联还是中国,植根于社会现实之中的意识形态的开放与专制,极大地影响着建筑艺术的繁荣与衰落.  相似文献   
27.
三湖书院于同治八年(1869年)为广东南海知县陈善圻捐俸、筹款创建,为全邑士人肄业之所,因居西樵山下应潮湖、鉴湖、会龙湖之间而得名。  相似文献   
28.
岭南民族经济史在我国民族史和岭南开发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几十年来,岭南民族经济史的研究领域逐步拓展,但真正从民族学的视角,从不同经济文化类型的依存和互动去论述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关系,从经济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相互关联来研究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及其制约因素的并不多,一些重大问题缺乏深入系统研究.加强岭南民族经济史的研究,为制订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时提供科学的依据,促使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史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9.
在贬谪岭南六年多的时间里,苏轼仍以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对岭南的佛道文化、旅游文化、饮食卫生文化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加以吸收、改造、传播或建设,既在逆境中调节了自己的身心,也传承了先贤的文化精神,成为北宋时期贬谪岭南造福岭南最著名的文化巨人。  相似文献   
30.
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高校书法专业的本科教育一直处于含苞待放之态。随着教育部对中小学生书法教育的逐渐重视,书法教育渐渐蔚然成风,于是中小学书法教师这一新兴专职类教师的培养,也随即提上高校培养方向的议事日程。本文将立足广东,着重梳理广东高校书法教育专业开设的现状,并对已经开设书法专业的7所高校及书法类尖端人才(书法博士)进行浅略的分析研究,以便和书法同行们共同探讨未来广东高校书法教育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