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9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24篇
社会学   1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31.
诸葛亮的崇祀活动始自蜀汉政权时期,诸葛亮生前其功绩已被各方传扬,身后千年,崇祀地位同样被不断抬高。经魏晋南北朝的初步发展,诸葛亮崇祀在唐代得到士人和武将的极大推动。两宋之交,诸葛亮崇祀再获新生。明清时期,伴随着《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诸葛亮崇祀活动进一步得以扩展。  相似文献   
32.
在古希腊思想家眼中,丑是非理性的产物。在当今美学中,丑也往往被看作具有违背理性的(不合规律性)的芜杂、无序与不和谐特点的形象。在当代,西方的丑艺术随着非理性主义思潮的蓬勃兴起,也使得丑与非理性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认识丑的内涵,厘清其内涵中与非理性精神相联系的那些方面,以解释非理性思潮与审丑现象的关系,是学术上所要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33.
孔子思想中有关“丑”的美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孔子思想中.丑不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外在感性形态在人的感受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感性效果,而主要是根据事物的外在形态所蕴含的内容而得到的一种伦理判断.  相似文献   
34.
教师在教书育人的生涯中,面对着的是活生生的人,其培养和教育过程并不简单。因为每个人都没有生活在真空中,而是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中。善与恶,美与丑会影响每一个人的成功与发展。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走向成功与发展呢?根据教学  相似文献   
35.
陈桂枝 《阴山学刊》2001,14(1):11-15
古人有“崇祀高禖”以求子的习俗.《诗经》中的《大雅  相似文献   
36.
价值观念是指人们对周围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行为取向。洋务运动时期,由于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使这场运动实际上成为一场变贫弱为富强、变封建主义为资本主义的变革运动。在这一变革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念必然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传统的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价值观念逐渐被摒弃,代之而起的是一种全新的观念。  相似文献   
37.
丑人美印     
钟国康给人的第一印象,通常限于他的外貌:丑。他总是一身黑衣黑裤的装扮,长到脖子的头发油得发硬,乱蓬蓬的仿佛一周没有洗过。他个子不高,细眉小眼,每天都戴着一副小号墨镜,但又不像香港导演王家卫那样总是遮着眼。他总是把墨镜架在额头上,就像鲁迅的八字胡,坚持20多年不变。  相似文献   
38.
阿多诺认为,丑的出场相关于西方哲学史上感性与理性的此消彼长;美和丑是历史的范畴,现代主义艺术中丑的突显具有批判启蒙理性的革命意义.结合西方美学和艺术史的流变,从阿多诺的哲学思想出发,呈现阿多诺的丑学之于现代艺术和中国美学理论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9.
廖杏  陈正午  陈晓环 《理论界》2009,(1):114-115
恩索尔是比利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具表现主义倾向的画家,撕去皮肉的假面是他独创的艺术形象.艺术的这种形式丑表现的是现实的丑恶即文明的缺憾、人性的弊端和人类所面临的危机,其目的是唤醒人们的良知,激起完善他们、完善自我、改变现状的愿望.  相似文献   
40.
本文将运用"新批评"主义中的隐喻、悖论和反讽来分析门肯《恋丑之欲》中制造的紧张关系,构成语言上的"张力"。门肯极力渲染了威斯特摩兰的丑陋景象。但面对维斯特摩兰的生存矛盾,门肯的真正用意是希望为这个矛盾、冲突的张力场寻找到平衡,找到治疗美国民族心理疾病的方法,让这个民族回到平衡、和谐的轨道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