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13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工程硕士是专业学位,侧重于应用.本文从分析工程硕士的特点出发,提出了目前工程硕士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9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创新型国家,因此近年来国家研招政策从以培养学术型为主向培养专业型为主的战略性过度,以适应社会经济市场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势在必行。在工程硕士的培养上要以结合工程特色、强化工程意识、增加工程实践、增强工程能力为指导思想,积极探索一条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创新培养模式。首先,结合工程需要,以创新性、开放式培养为理念,设置专业方向;其次,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建立宽口径、创新性的课程体系;第三,结合工程需要,探索以教师为主导、  相似文献   
93.
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与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做好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工作是新形势提出的新问题。本文就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管理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4.
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即工程硕士不同于工学硕士 ,具有“工程”特色 ;改草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 ,构建适合工程硕士的教学框架 ;严格过程管理 ,保证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5.
随着工程硕士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工程硕士人才成为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新课题。文章从如何分析培养需求,如何提高培养质量,如何加强工程硕士研究生管理几方面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工作经验,并总结了培养军工专业高质量工程硕士人才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96.
本文通过对工程硕士考生特点分析、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招生的对比 ,就如何改进工程硕士招生工作 ,找到一种既适合工程硕士特点 ,又能保证生源质量的选拔方式 ,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97.
实践能力培养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践教学,可以进一步培养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技创新意识。通过对研究生实践能力内涵的阐述,明确了其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从实践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基地、双导师制和学位论文等方面提出如何科学构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98.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课程设置原则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时国内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设置存在着特色不明显、结构不合理和观念滞后等方面的问题,要使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体现特色并构筑合理的课程结构,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职业性与理论性并重的原则,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一致的原则,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99.
面向西部开发主战场培养高层次人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攀钢集团公司、中国四联仪器集团公司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的实践,探讨"就地开班,集中授课,分段考核"的培养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管理方法和培养方案,以适应西部开发建设的需要。,College of automation of Chongqing Univers ity, is conferring on the training model of "launching the classes on the spot, centralized instructing, subsection-assessing" in the light of the practice of cooperating with Xichang satellite emission center, PAN steel corporation and C hina Silian Instrument Group Co., LTD. In practice, the managerial approach and training scheme are perfected constantly so as to adapt to the demand of western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00.
《九江学院学报》2009,28(2):F0002-F0002
杨焱林,男,汉族,1956年11月生,安徽宿松人,中共党员。1982年江西大学半导体物理专业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解放军空军雷达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0年晋升为教授。现任几江学院校长助理兼评建办主任、九江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九江市人民政府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