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关陇理学和关陇文化一样,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严格地讲,关学应当称之为关陇理学.因为脱开陇人学术,关学在理论、师承和实践方面,均显得支离、无序和单薄.明代陇人段坚、周蕙取洛学入陇,糅合关学之精华,成为一代名师,并将其理学思想传于关中薛敬之,薛敬之再传于吕枏,吕枏与王阳明、湛若水齐名,陇人胡缵宗与此三人亦师亦友,推动了关陇理学的发展.唐枢师承湛若水,许孚远师承唐枢,冯从吾师承许孚远.冯从吾创立关中书院,与陇中崇羲书院同“祖伏羲之圣,宗横渠之贤”,为关陇理学培养了大量人才.清代李二曲“年十七,得《冯少墟先生集》,恍然悟圣学渊源”,与冯从吾渊源颇深.李二曲离世后,关学逐渐走向式微,但是,陇人巩建丰、李南晖、牛树梅、安维峻继续扛着关陇理学的旗帜,阐述易理,洗心退藏,倡导仁学,实学实践,成果丰硕,延续了关陇理学近百年发展的余脉.  相似文献   
42.
苏天爵是元朝中后期的一位汉族名臣。他位居高位,一生在宦业、学术、事功等方面均取得卓越成就,这与其一生师承和交友有密切关联,而这也恰是蒙元政权下汉人士大夫群体的活动特点。对其师承关系的总结对于元史的研究有一定的拓展意义。  相似文献   
43.
在分析现代中医高等教育与传统中医师承教育异同点的基础上,提出吸取两种教育模式的优点,采取各个学历教育阶段相互补充、分周期和分阶段的培养方法,以改进名中医的培养模式,培养更多更好的中医人才。  相似文献   
44.
民间说唱文学是土生土长的口头传承文学.它的流布规则一是没有文本而依靠严格的师徒间口耳相传的师承规则;二是依循中国民众的思维定式及模式化艺术欣赏规则;三是贴近现实生活和创作因时而变的发展规则.  相似文献   
45.
略论郑燮词     
郑燮的词因其诗、书、画的盛名而被湮没。抛却偏见 ,本文论述郑燮词从其个性形成的时代与家庭背景及词学师承入手 ,分析其词作锋锐辛辣 ,明白晓畅和独树一帜等特色 ,以期能客观、公正的评价郑燮词。  相似文献   
46.
江藩是清代著名汉学家,在《汉学师承记》中,他第一次流露出划分乾嘉汉学为吴、皖两派的思想。章太炎认为江氏在此书中对戴震多有批判之辞,存在“扬吴抑戴”的倾向。然而,通过考察该著中戴震、洪榜、孔广森的传文、《经师经义目录》之内容以及其中围绕《孟子字义疏证》所展开的一系列论述,《汉学师承记》确然体现着江藩较为明显的“尊戴”思想。  相似文献   
47.
清前期广东刻书业不发达,至清后期则一跃而成为全国重要刻书中心之一。这不仅表现在刻书数量多,更突出表现在此期广东首刊、校刊、汇刊了许多学术经典名著,对全国学术文化、出版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8.
贡师泰为元代中后期的一位汉族名臣,著名的诗文家。其于仕途和文学上,均取得不凡成就,建树颇丰,令人敬羡。除了其家世渊源之影响,与其一生师承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亦体现了生活在少数民族之蒙古族统治的元政权下汉人士大夫群体的一些活动特点。笔者拟从贡师泰的《玩斋集》及与之有交的同时代学者的著作等文献资料来窥探其师承交友情况,略作考辨,以此管窥其不凡一生。  相似文献   
49.
图说万象     
《山西老年》2012,(8):16-16
《理由》——“我有五套房子一部车,把你打了又啷个嘛?”渝北区某职业中学一名男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受到学生挑衅,因此殴打了学生并说了上述一席话。这让网友们惊诧不已。事后,打人老师承认当时一时冲动说过错话。  相似文献   
50.
辛弃疾师承蔡松年的问题,自历史上有人提出以来,在当代形成了否定与肯定的两种意见。对这两种不同意见进行综述与比较,可以看出,史料之所以出现两歧的原因是运用史料的角度不尽一致,其实辛弃疾与党怀英两次同学是可能的。辛弃疾有一个先从刘瞻学诗后从蔡松年学词的前后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