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08篇
  免费   720篇
  国内免费   158篇
管理学   3898篇
劳动科学   225篇
民族学   222篇
人才学   717篇
人口学   194篇
丛书文集   2457篇
理论方法论   708篇
综合类   8918篇
社会学   2112篇
统计学   1135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275篇
  2022年   248篇
  2021年   349篇
  2020年   435篇
  2019年   450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446篇
  2016年   599篇
  2015年   776篇
  2014年   1441篇
  2013年   1230篇
  2012年   1264篇
  2011年   1462篇
  2010年   1417篇
  2009年   1530篇
  2008年   1704篇
  2007年   1173篇
  2006年   877篇
  2005年   791篇
  2004年   610篇
  2003年   573篇
  2002年   534篇
  2001年   484篇
  2000年   360篇
  1999年   263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评估指标系统的构建及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吴玉鸣 《南都学坛》2002,22(2):109-113
中国区域投资环境评估指标系统的主要缺陷和不足之处在于 ,对区域投资环境研究选择的指标太少 ,更难以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系统 ,评价方法也显得较为单一。目前应采取(专家 )综合评分法、层次分析法、因子 (素 )分析法、灰色关联法、信息熵法、聚类分析法等投资环境评估方法。从而实现对中国区域投资环境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62.
矿业资源城市是伴随化石资源(如石油、煤及非金属矿产)等的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或在其发展中由于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再度繁荣的城市。一般来讲,矿业资源城市有其自身特点,最突出的是产业结构单一。这一特点在矿业资源城市兴起初期尤为突出,随着资源开采的外延逐步扩大,形成一些资源加工、服务等行业,但城市功能及社区服务主要是围绕资源开发和加工展开的,城  相似文献   
63.
从新世纪的新要求出发 ,对高校图书馆与资料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探讨 ,提出自己的想法 ,意在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与系资料室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常州地区部分土壤的致突变性,实验的结果是1号(金坛市区)、2号(金坛西阳)和8号(武进湖塘)三个地区的土壤表现出了一定的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65.
<正>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作为党政系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领会践行讲话精神,着力加强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的作风锤炼,积极主动、高效优质地为领导、机关、基层和群众服好务,更好更快地把党政系统办公室的各项工作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66.
通过政府行政管理机关发文强制实施,并动用质检系统内部人力、物力全面推广一家以境外上市公司为主要投资者的经营性公司运营业务,这不能不让人怀疑政府监管执法中掺杂了商业利益。  相似文献   
67.
创建文明系统活动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68.
夏飞  赵朝智 《统计与决策》2007,(14):166-167
本文从分析新产品开发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入手,探究了新产品开发经济效益所具有的特性,结合灰色系统理论的特点,认为此理论很适合对新产品开发经济效益进行预测,对新产品开发的决策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9.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影响了中国“三维语法”的产生。在三雏语法的语用平面,“主位——述位”的分析涵盖原有的“话题——说明”信息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70.
每个社会都需要一个主导意义系统,它作为一条精神纽带,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西文化的相互交流与渗透,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中国传统社会主导意义系统的儒家思想亦由精神领航员的地位转而滑向边缘。社会主导意义系统的衰落,导致了人们精神世界的无序和混乱。重构社会主导意义系统,促进精神世界的和谐就成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