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7篇
  免费   336篇
  国内免费   37篇
管理学   637篇
劳动科学   25篇
民族学   74篇
人才学   456篇
人口学   52篇
丛书文集   707篇
理论方法论   272篇
综合类   2850篇
社会学   1376篇
统计学   21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204篇
  2015年   325篇
  2014年   421篇
  2013年   461篇
  2012年   370篇
  2011年   514篇
  2010年   457篇
  2009年   489篇
  2008年   471篇
  2007年   322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分析四川省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四川省幼儿教师1200名,用SCL-90量表与访谈法对其进行调查,以考察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结果发现:⑴四川省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比较,抑郁、焦虑两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无明显差异性,其它各因子均有显著性差异;⑵不同性质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性差异;⑶正式教师与招聘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2.
文章分析了农村老年人多层次社会资本内涵,将其划分为个体家庭结构型、个体家庭关系型和个体家庭认知型社会资本,村庄公共社会资本和村庄团体社会资本,通过OLS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多层次社会资本对农村地区老年人生理、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多层次社会资本对东、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生理、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对全样本回归分析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①多层次社会资本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具有显著促进作用。②多层次社会资本对不同省域间农村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别。③村庄公共社会资本对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和东、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生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影响,村庄团体社会资本对中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3.
人工智能时代,计算思维已成为21世纪个体的必备素养。近年来,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从儿童早期培养计算思维的重要性,从小开始培养儿童的计算思维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然而,当前尚未对学前儿童计算思维的研究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因此,本研究结合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来自国内外核心数据库中的30篇实证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以此全面地了解国内外学前儿童计算思维培养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立足现状提出了对策与展望。  相似文献   
84.
幼儿乐观品格是幼儿对事态抱有正向期待的能够积极面对困难与挑战的精神与行动。培养幼儿乐观品格,有助于幼儿取得成就、获得幸福、增厚德行。作为一种深入内心的积极心境,幼儿乐观品格由里及表的由乐观信念与意志、乐观认知与思维、乐观情绪与行为三层要素构成。基于幼儿年龄发展特点,幼儿乐观品格发展于“基阶”以守护幼儿纯质的乐观为目标,使幼儿适应于环境;“进阶”以培养幼儿理性的乐观为目标,使幼儿能应对问题;“高阶”以发展幼儿通达的乐观为目标,使幼儿可掌控自我内心。为培育幼儿乐观品格应坚持缺一不可、共同发力的三路一“道”:强化乐观行动力,培养幼儿积极投入的行为习惯;优化乐观解释力,发展幼儿正向认知的思维模式;深化乐观信念力,提高幼儿自信掌控的心理动能。  相似文献   
85.
心理健康素养在推动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具体表现在心理健康素养可以修补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断层现象,从内在激发学校师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生力,从外在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大环境。为了充分发挥心理健康素养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基点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应注意抓住心理健康素养的关键期,适时开展心理健康素养提升项目;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地将心理健康素养融入学校的常态化工作;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选择心理健康素养的具体内容;以心理健康素养为抓手,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设施全方位提升;以师生心理健康素养为原点,辐射提升周边心理健康素养水平,营造良好心理健康教育大环境。  相似文献   
86.
87.
周永凤 《科学咨询》2003,(20):31-32
美国教育家戴乐·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学识和专业技术,而85%是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可见心理健康既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也是人类健康的最终标准,更是人成败的关键.<教育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而指称心理健康问题的词语有严重程度由底到高的几类: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等,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如:焦虑症候群、人格障碍或人格缺陷以及由心理问题带来的睡眠、进食方面的躯体症状等都属于心理辅导与治疗的适用范围.近十年来,关于焦虑的研究,是心理健康领域的热门课题,本文侧重于阐述中学生、大学生的焦虚以及消除与调适方法.  相似文献   
88.
秘书的心理挫折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龙 《秘书之友》2006,(9):42-44
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人们受到的各种刺激大量增加,这就使现代人的心理一直处于紧张不安之中,给身心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甚至损害。秘书作为现代社会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群体,其地位的独特性、工作的复杂性以及舆论的偏见,决定了他们比一般人遭受的挫折更多,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大。秘书人员要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和工作,就必须加强心理保健,增强心理承受力。一、心理挫折的科学涵义在社会心理学中,挫折既可指外部障碍,又可指个体对这种外部障碍的反应。挫折是“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  相似文献   
89.
21世纪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心理素质、科技素质和道德素质的竞争。我国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青少年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对我国大、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严峻现实,开展校园心理健康课题研究,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作者试就共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0.
传统幼儿德育认知是“离身”的,表现为忽视身体的重要性。基于具身认知理论重建幼儿德育理论使幼儿德育认知具有具身性,幼儿德育知识具有情境性,幼儿德育行为具有生成性。由家长、教师、幼儿园与社区构成的合作性支持系统通过个性化问题的制定与指导,跨园协作与全方位合力设计学习空间等路径使幼儿德育工作优化并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