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以沈阳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沈阳地区72名幼儿教师进行测试,探讨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状况,结果表明:沈阳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成人常模,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23.6%。各年龄阶段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基本相当,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教龄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基本相当,没有显著差异;不同班型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基本相当,无显著差异;不同学历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除强迫和恐怖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因子都有显著差异。本研究还对幼儿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民族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民族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我校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2004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总分”在160分以上的人数的人占此次调查总人数的21.0%;与全国常模相比,“躯体化”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其余8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男女生在5个因子上差异显著;不同民族之间,少数民族学生只有“精神病性”这一个因子显著高于汉族学生,其余各因子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用SCL-90量表对选取的四川省达州市81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测评,结果显示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常模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36.85%的教师患有中度以上的心理疾病,女教师在焦虑等方面比男教师问题突出(P<0.01或P<0.05)。中学教师在7项因子上比小学教师都高(P<0.01或P<0.05)。可见应高度重视达州市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他们进行教育、咨询或治疗。  相似文献   

4.
医科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医科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方法 对医科大学8个专业706名毕业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 90)测试,并与全国成人常模及不同专业毕业生对照分析。 结果 在男女毕业生中,女生的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男生,不同专业毕业生在各个因子分表现出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 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就业状况有密切关系,应加强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指导和训练。  相似文献   

5.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福州市6所幼儿园的151名幼儿教师进行测试,探讨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成人常模;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排前三位的依次是强迫症状、抑郁、躯体化;公办园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民办园幼儿教师;不同学历、不同年龄、不同月收入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差别不显著;教龄高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差于教龄低的幼儿教师;对自己的收入越满意、对职业越喜欢、职业满意度越高、职业幸福感越高,则心理健康水平倾向于越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赤峰市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赤峰市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国内正常成人常模,也高于赤峰地区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仍高达32%,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研究综合干预对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为促进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提供依据。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干预前后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应引起重视,女教师的各因子分除精神病性因子外几乎均略高于全国常模,其中抑郁、焦虑和躯体化因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组和运动组均可促进心理健康。综合干预在降低躯体化、抑郁、饮食睡眠、人际敏感因子得分方面效果比运动干预更好。综合干预效果优于运动干预。  相似文献   

8.
以北京邮电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从SCL-90症状自评量表结果中提取反映心理健康的6个因子分与最新全国大学生SCL-90常模相对应的因子分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是否为独生子女和是否有宗教信仰在心理健康水平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应该更加注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学校,更应该尊重少数民族信仰并正确引导,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我省儿童心理发育状况,探讨儿童行为问题形成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程度,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四川省部分城市4-7岁儿童1978名,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中国标准化版本(家长用)[1]进行测量,问卷回收率94%;对280名儿童所在班级的幼儿教师采用sc l-90量表测查其心理健康状况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8.83%,其中男童检出率(23.31%)高于女童(13.86%),男女之间差异显著(X=10.23,P<0.01),6~7岁组检出率(19.30%)与4-5岁组检出率(18.73%)无年龄差异(X=0.179,P>0.05);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总症状得分与儿童行为问题总分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儿童行为问题的各因子分与幼儿教师的躯体化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而且年龄越小的儿童行为问题与教师躯体化因子得分的负相关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临床专升本与普通本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方法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82名专升本同学和85名临床本科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临床专升本学生SCL—9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阳性项目数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76,2.24,3.36,3.11,2.51,6,12.95,P&lt;0.001)。普通本科学生强迫、精神病性方面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3.39,P&lt;0.01)。专升本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因子分与本科五年制学生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lt;0.05)。专升本心理问题发生率为57.4%,普通本科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为27.1%。结论临床专升本学生与临床本科学生相比较有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应进行重视及进行相应的干预。  相似文献   

11.
高中教师工作压力、心理健康及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该研究采用SCL-90和自编的高中教师工作压力量表同时对418名高中教师进行了关于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如下:第一,从总体来看,高中教师的工作压力感受偏高,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第二,高中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国内普通人群;第三,工作负荷、考试与升学以及待遇低等方面的压力是高中教师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第四,城乡教师、重点与普通高中教师在压力总体感受和心理健康症状上的差异极其显著;第五,工作压力大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并明显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四川省威远的二所农村中学的423名初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发现:(1)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城市初中生常模;(2)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即随年龄的增长,其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但却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运用自编的《教师心理健康知识调查表》调查川西南地区中小学在职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结果发现:该地区的教师已经具备现代健康理念,能够认识到心理健康对现代人的重要性;他们对心理健康标准、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以及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教师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评价较为乐观;只有一半左右的教师能够认识到学生的孤僻,违纪和攻击行为与心理因素有关;川西南地区已具备了开展教师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认识条件。  相似文献   

14.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基础和前提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需要先研究学生的身心状况 .本文采用SCL - 90对地方性师范院校的新生进行了测试 ,发现他们有不同于一般大学新生的特征 :1 )他们在F1 ,F4,F7三个因子上 ,均分显著高于一般大学的新生 ,而F3 因子分显著偏低 ;2 )男女生比较 ,女生除F6 略低于男生外 ,其它各因子均高于男生 ,其中F5 ,F7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原属两个独立系统,虽然两者之间解决问题的侧重点和理论基础不同,但都包含了教师、学生、学校和家庭等共同要素并且相互联系,如何实现两者一体化协同科学发展,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积极措施。探索促使两个教育系统的有机契合,使其共同发挥出培养大学生和谐健全人格的教育合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普遍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一定的精神压力,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独特的塑造作用和积极的促进意义,其中,高校是大学生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之一。从社会支持理论角度分析贫困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高校构建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若干建议:(1)建立贫困大学生档案——辅以经济支持;(2)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增强交往支持;(3)开展大学生社团活动——促进参与支持;(4)设立心理咨询中心——树立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处于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提高对这一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度,对于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学生所面临的主要压力来源于学习、生活等方面,家长与老师有必要营造良好的氛圉及学习环境.心理教育和心理干预对于中学生心理问题是极有必要的,可通过心理游戏等新颖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应...  相似文献   

18.
为给提高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对河南理工大学2007级2729人和3005人施测《心理卫生评定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问卷,并利用WJZ心理测评软件和SPSS10.0分析处理数据。结果表明:(1)2007级新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成人常模和大学生常模。(2)施测SCL-90的学生有13.19%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施测UPI的学生中第一类人群占8.84%,第二类人群占37.93%。(3)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敌对、焦虑和精神病性等方面。(4)男生较女生易于敌对,女生较男生易于恐怖;独生子女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优势;来自中等城市的学生心理素质最佳,大城市、小城镇次之,农村和边远农村最差;专业满意度最高的人心理通常最健康,最不满意的人最不健康。  相似文献   

19.
运用横断历史研究方法对7 554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以考察1986至2017年间四百多万名被试心理健康水平随年代变化趋势以及群体间差异。结果表明:(1)近三十年来国民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呈现缓慢向好趋势;(2)男女两性、四大地区国民心理健康水平均有所提升,男性、中西部民众的改善更为全面有力,军人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医护人员呈现下降倾向,老年人、教师、中小学生与警察无显著变化;(3)男女两性心理健康水平差异不显著,1986至2005年间,中西部地区民众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东北地区民众,西部地区民众低于东部地区民众,2006至2017年间地区差异消失,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最佳,其次是军人、大学生、医护人员,再次是中小学生、警察与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