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31篇
  免费   510篇
  国内免费   129篇
管理学   1846篇
劳动科学   67篇
民族学   221篇
人才学   362篇
人口学   30篇
丛书文集   5951篇
理论方法论   1021篇
综合类   11922篇
社会学   1808篇
统计学   142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36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266篇
  2020年   292篇
  2019年   309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281篇
  2016年   381篇
  2015年   670篇
  2014年   1368篇
  2013年   1164篇
  2012年   1318篇
  2011年   1457篇
  2010年   1359篇
  2009年   1594篇
  2008年   1786篇
  2007年   1492篇
  2006年   1378篇
  2005年   1263篇
  2004年   1349篇
  2003年   1168篇
  2002年   1139篇
  2001年   946篇
  2000年   653篇
  1999年   368篇
  1998年   241篇
  1997年   198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内疚是个体在自我道德评价过程中意识到自己或他人思想、言行违背了某种道德标准,并觉得自己应为之负责而产生的一种不愉悦的、自我聚焦的情绪体验。适度的内疚具有亲社会效用和道德发展功能,而过度的内疚则有害身心健康发展。现有研究不仅从内部焦虑、依恋关系、因果报应、交换互惠和脑神经机制等方面揭示了内疚产生的机制,还从道德发展水平、共情能力、认知归因、气质类型、教养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内疚情绪的影响因素。今后研究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个体内疚情绪培育和管控路径的发掘,以充分发挥内疚在完善个体道德品质、促进人际合作、实现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此外,进一步拓宽研究视角、统一研究范式,加强脑神经机制及跨文化研究等也是今后研究应予关注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2.
23.
尽管“道德缺失”是转型期中国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但当代的“道德缺失”现象并非严重到了危机阶段,中国古代也不是“道德天堂”。今天的道德困境可以归因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这种问题的解决,需依靠有效的维护机制作为保障。落实到根本,还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24.
一稿多投是学术界由来已久且难以医治的顽症。究其原因,主要是科研压力之下作者的投机心态、作者投稿经验的匮乏、稿件时效性的压力以及网上投稿的便捷与低成本等因素使然。一稿多投会造成编方人力资源的浪费,容易引发一稿多发,挤占宝贵的版面资源,引起版权纠纷,破坏学术诚信,扰乱科研秩序。要从加强制度建设、加大惩罚力度、利用高科技进行防范、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学术道德教育、提高编辑效率等方面,把"他律"与"自律"结合起来,惩防并举,标本兼治,多管齐下,齐抓共管,从根本上规范科研活动,根治一稿多投顽症。  相似文献   
25.
大学生党员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发展质量,建立健全党员培训体系是保证党员质量的关键。在"人格三结构"视域下,学生党员培训工作可概括为,通过组织的力量帮助大学生从入党积极分子的"本我"、预备党员的"自我"向着正式党员的"超我",不断成长提升的过程。针对目前大学生党员存在的部分思想动机不纯、理论认知相对肤浅、社会实践能力较为薄弱以及党员培训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高校应当建立包括前期选拔式培训、中期提升式培训、后期养成式培训在内的"三位一体"的党员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26.
大学生道德素质一直是社会关心的问题,而目前高校学生评优机制中却缺失道德评价内容,从而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学生评优机制的基本情况,然后对高校学生评优机制中缺失道德评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高校学生评优机制中道德评价的重构建议,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7.
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愿组成,为实现共同的愿望,按照一定的章程开展活动的非盈利性群众组织:社团可打破年级、系科以及学校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发挥大家在某方面的特长,开展有益于彼此身心健康的活动。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学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社团以其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多样性等特性吸引着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28.
谭江华 《兰州学刊》2015,(1):147-150
作为我国对外出口贸易发展最直接的载体,中国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国本土生产型外贸企业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制造"的成长过程写照,而其发展瓶颈亦是今日中国对外出口的困局的缩影。笃信"出口创汇"是财富增加源头,"经济人"假定下忽略社会成本,中国外贸企业在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后依然游走于全球产业链低端,在传统主流经济学框架下解析困局,似乎是一个无解命题。实证经济学在抛开"经济人"假设无疑是无源之水。面对传统经济学对困局破解的无力性,文章基于人文经济学视角重新阐释了我国本土外贸企业发展困局,认为市场与人文不能割裂开来,要正确认识市场,破解必须在继续深入市场化改革的同时赋予市场更多的人文情怀,并提出具体破解困局措施。  相似文献   
29.
李海英 《生存》2020,(14):0109-0109
初中道德与法治在初中生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和领会会对其未来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条条框框比较多,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单纯地记背这些枯燥的知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基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应该从提高课堂效率入手,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从培养学生兴趣习惯入手,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在高效课堂的学习中扎实掌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知识,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0.
中国引入市场经济30年来,对社会整体价值观产生了深刻影响,尤以社会道德冲击最为显著。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道德问题学术界从各个视角展开研究。本文旨在对该问题的理论研究作以梳理,把握研究现状,探寻研究薄弱环节,为进一步研究厘清思路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