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90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18篇
社会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探讨,已经形成了多层面立体式的景观.但这些探讨大多尚未深入两者关系的内核.必须从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既相互分离又相互融合的对立统一中寻求两者间关系的合理构建.更具体地说,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在主旨、特性和趋势等方面呈现出分离性的同时,教育理论的实践性与教育实践的理论性又表明了两者间的融合性.  相似文献   
92.
“应然”的实践阐释——论马克思的实践应然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然即"应当如此",它植根于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马克思在创立"新唯物主义"的过程中,立足于人类实践寻找应然的各种规定性,将应然的本质归结为以人的需要为最高尺度,重构世界图景,在以人为中心的前提下实现人与世界的和解。马克思的实践应然观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六个命题:(1)应然是从实然出发的否定和超越;(2)应然的最终根据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3)应然是对必然的利用;(4)认识的根本任务是对实然的应然建构;(5)应然实然化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实践;(6)追求应然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人与世界的和解。  相似文献   
93.
公共知识分子的入世情怀在现代背景下体现的愈来愈充分,这在肯定知识分子的作用与职能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问题:何为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要回答该问题首先需要对公共知识分子本身给予理性的分析与思考。笔者认为,祛魅是前提,而将公共知识分子从诸多极具迷惑性的伪公共知识分子群体中正确筛选出来,则是另一项必不可缺的工作。  相似文献   
94.
西方学者对法的本质进行了长期的思考和讨论,其着眼点一般在于揭示法律实质是一种社会秩序或公平、正义的理念。而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从实然法和应然法两个角度探讨法的本质,可以发现:在实然法层次上法律是对权利和利益进行分配,以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而在应然法层次上法律是在规制人性的邪恶和有扩张趋势的人欲。实然法和应然法二者统一于对人性的关怀,最终促成每个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5.
“中和”是中华民族古典文化的核心范畴,铸就了中华民族乐感文化精神。“中和”作为哲学范畴,与西方现代理性的发展殊途同归,二者都强调多元主体性及其间的平等存在样态,都强调主体间的对话交流与共在关系。这种跨越时空的文化共同性与共在关系,打破了西方理性史书写的欧洲中心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与男性中心主义。因此,中国文化自身具备的现代化质素,可以而且应该与西方文化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对话与交流,从而对全球化时代各民族及其文化存在的应然状态提供学理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96.
文章将从"应然"和"实然"两个角度阐释对普世价值的看法。  相似文献   
97.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学科的网络课程都被开发出来了,学习者可以在网上自由选择要学习的网络课程。笔者通过对60名学习者实际使用240门网络课程进行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学习者认为有利于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应该是导航清晰,资源合理,评价有效,交互强大,工具方便的网络课程,这将是今后进行网络课程设计和开发主要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98.
环境侵权行为对公民环境权益造成了严重侵害,而公民并不能通过现行环境侵权救济机制很有效地救济自身受到侵害的权益。这基于环境权是一种兼具公权与私权性质的复合性的权利,突破了单纯的民事权利的属性,并且其法定化程度不高。由此,环境侵权中的权利冲突呈现出多种类型,有应然环境权利与法定权利之间的冲突,也有法定环境权利与法定民事权利之间的冲突,还有规范权利转化为实际权利过程中出现的冲突,这对于环境侵权救济路径选择提出了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99.
本文认为律师职业的本质属性在于其社会性与政治性,基于此,律师职业的应然性定位应该具有双重性,即一方面律师是自由职业者,另一方面又是司法辅助者。律师的这种双重定位既反映了上述律师职业的本质属性.又揭示出律师在社会发展到现阶段所应有的定位,体现了律师所担负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0.
环境法的法典化具有必要性。受制于现有的立法结构,环境法的法典化形式不具有完整性,特别是在环境犯罪的规制层面。如果在环境法典中设置环境犯罪保护法益的一般性规定,就不应当脱离于环境犯罪的具体构成要件。在具体识别环境犯罪的保护法益时,不应把超越实定法的应然法益类型或体系作为环境犯罪的保护法益,而应当根据实定法的规范目的确定保护法益。具体而言,立法者通过刑事立法在环境犯罪的规制中设置了何种保护法益,就只能描述和析取出这种法益,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环境犯罪的一般性保护法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