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152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334篇
社会学   44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通过对日英汉三种语言的礼貌语的对比以及它们在会话中的实际运用的研究,探讨了礼貌语在会话中的作用以及对会话的影响.三种语言的礼貌语形式各异,但它们在会话中所起的作用相同.在一般情况下礼貌语必须受到会话约定俗成规则的规范,在特定语言环境下礼貌语也有超出一般会话规则的现象.  相似文献   
52.
英美两党制的异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党制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最有影响力的资产阶级政党政治之一。它起源于英美两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并分别与议会君主制和总统制两种政权形式相结合,形成了两种典型的各具特色的两党政治。随着英美近现代在世界上大规模扩张,英美两党制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对英美两党制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才能了解两党制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及其实质。  相似文献   
53.
李建飞 《现代交际》2010,(10):56-56
一直以来人们对规律的认识似乎始终停留在传统的观念里,认为规律是一种神圣不可磨灭的东西。而通过张先生的讲述,我们深层里的那些认识被震撼,甚至颠覆了,通过仔细比较和透彻分析,这种“颠覆”对中国文化具有很深刻的意味。  相似文献   
54.
文章以“小句”为视角,采用“疑问句语用性嬗变理论模型”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以汉英语祈使疑问句为研究对象,从句法层面对其语表形式进行充分的观察、描述和解释,向深层挖掘语里意义,向外层探求语用价值,力求做到形式和意义相结合,以期在祈使疑问句的形式、意义和功能之间找出某种对应关系,对二者的类型进行合理的归纳、分类;对疑问句探询功能的迁移及衰退进行了验证,挖掘出汉英语祈使疑问句出现的根源并发现二者之间异同.同时,也验证了该模型具有跨语言解释力.  相似文献   
55.
边缘人(marginalman)是美国社会学家帕克提出的概念,"广义上指未充分参与任何群体的人,狭义上指同时参与两个以上的群体、其行为模式捉摸不定的人。边缘人常常是文化冲突的产物,其特点是缺乏群体认同感,不认为自己真正归属于哪个文化群体。"[1]少数族群、移民等因其身份归属问题易于表现出边缘人特征,而"社会的分层也能分化出边缘人,社会下层的人位于群体的边缘,这里是社会文化空间里的边区"[2]。本文所指涉的边缘人即是由社会的分层所形成的边缘人,他们处于社会的下层,与中心世界呈现疏离态。  相似文献   
5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蕴。中日颜色词在运用方面具有很多相似性,但又存在着许多不同点。文章试从颜色词“黄”出发,通过其语义特征,进行中日两国的文化内涵异同的比较,以便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57.
陆朱人性观异同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南宋陆朱的人性观进行了纵横比较分析,指出他们人性现差异的焦点是蔽、欲归属不同:陆认为蔽、欲是后天习得殊认为蔽、欲为人性固有。象山是人性心即理一无论者;无晦则是人性天理人欲二元论者。这种差异是导致陆朱之争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8.
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一些常见动物的指称意义及其文化内涵的异同 ,阐述了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英汉动物词的翻译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59.
蒙古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自己光辉灿烂的文明,并且以能歌善舞闻名于世。其中,蒙古族长调是最具鲜明游牧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演唱形式。美声唱法与长调演唱中既有许多不同之处,又有许多相融相生的地方。本文重点阐述了长调与美声唱法各自的特点、长调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异同,并提出了长调唱法与美声唱法相结合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60.
韩愈和柳宗元立足于尊儒和复儒立场,从散文的体制、语言对五经分析,将五经的文章当作文学看待,打破了推尊经史,卑视文学的旧传统观念,因家庭、性格、思想、兴趣的差异,他们的评点也显示出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