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3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5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4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311篇
理论方法论   44篇
综合类   666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老友》2014,(5)
正~~  相似文献   
92.
樵贵谷     
徽州“说鳖” 黟县历史上曾有关于“樵贵谷”的记载。南宋罗愿《新安志》:“樵贵谷,方舆地志云,黟县,北缘岭行,得樵贵谷。昔有人山行七日,至一斜穴。入穴廓然,周三十里,土甚平沃,中有十余家,云是秦时离乱,入此避地。又按邑图有潜氏村,事已见第一卷。”  相似文献   
93.
《三吴游览志》是余怀游踪的忠实记录。在此游记中,余怀借山水之漫游,写逸士之胸襟;托文士之雅集,吐亡国之忧愤;藉歌女之遭际,叹前途之多歧;借友人之凋零,申己志之坚贞。余怀的《三吴游览志》寓意深刻,寄托遥远,已非单纯游览层面的意义,而是他的遗民情结的载体和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94.
笔者旧考王灼生于北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卒年在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以后。今综合考察王灼诗文和相关史料,对生于崇宁四年说进行了若干补证,新考证王灼卒年在淳熙八年(1181)秋以后。  相似文献   
95.
《北里志》记载了中和以前长安城平康里的歌妓生活,是后人了解唐代青楼及娼妓的重要的历史资料。此书开后世《青楼集》、《板桥杂记》等描写青楼类作品之先河。此书虽是一部笔记小说,但人们可以从中管窥唐时长安士子生活的某些情状,并了解诗歌创作及传播的某些方式。与此同时,唐末社会环境、风俗习惯等也在《北里志》中有着诸多真实的记载。  相似文献   
96.
蒲松龄志怪小说与艾伦·坡哥特式小说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松龄以《聊斋志异》表自己的“寄托”和“孤愤”之情,艾伦·坡则用哥特式小说服务于作品的艺术效果。在主题上都是揭露和反映现实的黑暗与丑恶,表达作者对理想的渴望与追求。艺术上各具特色,蒲溶文言与民众口语于一炉,使作品精炼、含蓄而又生动、形象、有趣;坡围绕故事预期的效果精挑细选词汇。蒲的题材包罗万象;坡的题材集中于怪诞与恐怖。蒲善长刻画人物形象和心理;坡只注重人物的心理,人物形象模糊  相似文献   
97.
风俗,作为一定地域内人们共同心理素质的长期积淀,是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司马迁的《史记》与班固的《汉书》中均有专门的篇章谈及先秦秦汉时期不同地区的地域风俗。风俗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风俗文化与经济发展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风俗的地域性与多样性体现在地区经济形态上即是地区商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98.
仙凡婚恋故事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从小说类型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有天鹅处女型、螺女型、洞穴仙窟型和仙女下凡型等类型.这些故事类型各自具有不同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表现了当时民众与士人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内心欲求.仙凡婚恋故事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因素:神仙信仰的盛行、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和门阀世族制度的存在都是催生仙凡婚恋故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
堪舆作为一种传统方术文化,以"生气"为核心,以阴阳、五行生克为理论基础,杂以八卦、天干、地支等来选择藏风聚气的理想宅地,并据以附会人事吉凶祸福,受到了宋前志怪小说作家的重视.作家把它介入志怪小说,使堪舆所积淀的伦理道德观念、趋吉避凶社会心理、"官本位"政治意识以及对山川名胜的堪舆解读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故事之中;在叙事上,则使之起到了连缀故事、推进情节、表现人物、渲染气氛、展开细节等多种作用,增添了志怪小说神秘诡异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