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6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161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45篇
人才学   37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822篇
理论方法论   116篇
综合类   1847篇
社会学   173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本文通过对曲棍球后备人才体教结合模式培养原则分析入手,诠释了曲棍球后备人才体教结合模式发展的策略,旨在为我国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2.
七体自枚乘《七发》首创之后,作者继踵。建安七体文皆是虚构一主一客问答的招隐型作品,但它们并不是简单的模拟之作,在思想倾向上,虽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却也体现出当时对刑名之学的重视;在情感倾向上,作者的情感已由讽谏转向颂美,名为招隐,实为自招,并成为激励士人的劝仕之作;在艺术技巧上,注重语句的对仗工整,讲究音律的和谐,用典成分增多,体现出较强的骈化趋势。总之,建安七体文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受到了那个时代社会风气和政治背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温李新声"作为晚唐诗坛上以温庭筠、李商隐为代表的绮艳诗风的标示,是那个时代一部分才士心理的典型结晶。它的出现不仅使唐诗的发展回归于"缘情体物"的传统,还将大历以来正式确立的"缘情构景"路线提升到虚拟与象征并用的"因情造景"阶段,对深入开发诗人的内心世界、以心灵熔铸物象有独特的贡献。其"婉曲见意"的表达方法则生成了作品特有的绵密深曲的体性和朦胧隐晦的旨趣,反映于诗歌意象的密实化、意脉的跳脱化和意境的空灵化诸多方面。而其对后世诗歌的深远影响,更在于为诗体艺术向词体艺术的延伸作了先导,体现出古典诗歌意象艺术转型的另一个重要的侧面。  相似文献   
94.
笔者在研读许渊冲《唐诗三百首》译本的基础上,分析了译者在无法使译文自然押韵的情况下采用的权宜之计和强行的押韵策略,并从语言、句子表达、风格等方面来分析这些权宜之计和押韵策略对译文的影响。进而以整个译本的质量来论证这些强行的押韵策略只是给译文披上了漂亮的押韵外衣,而译诗在本质上却无法称得上是自然、地道、不折不扣的英语诗。押韵俨然成了译者独创性的陷阱,译者愈想创新,采用权宜之法,离其所制定的翻译原则愈远。  相似文献   
95.
查慎行是清诗史上与"南朱北王"相代兴的一代大家,晚年曾入直南书房,成为文学侍从。其蒙召非仅以"诗名",还因"学问好"。文学近侍十年前期备受宠遇,获得御赐"烟波钓徒"之号。然南书房为"争地",慎行不改江湖野逸之性,受到排挤,处境尴尬,目睹时弊,宦情日冷。康熙帝的态度也发生由热到冷的变化。缘身份改变,慎行诗歌努力适应馆阁之需,在康熙帝的允许下,他尝试调剂江湖之调与馆阁清音,应制"不用应制体",援江湖逸气入馆阁,所作可称"烟波翰林体"。但慎行终不免为调剂所困,康熙帝亦渐失去浓厚的"围观"兴趣,慎行遂谋求向江湖的回归。"烟波翰林体"大抵能独成一体,不仅推动了查诗的广泛传播,而且引发了"馆阁体"的一场变革。慎行这段诗歌经历也反映了康熙后期诗人与政治之关系,具有重要的诗史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96.
英语进行体在语用实践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由其过程性的实质所派生出来的语用功能也日益增多,本文重点阐述英语进行体的描绘功能、表情功能、动化静态功能和表委婉、礼貌功能,英语进行体语用功能使得作者难以把握语意的细微差异,本文通过介绍翻译进行体的技巧与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提高其翻译水平,加深对进行体的了解。  相似文献   
97.
箴体产生于规谏活动之中,这一文体具有很强的规诫意味。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箴体虽然远离了规谏活动,但大都依然保持着规诫性质。箴体最初是大臣用来规谏君主的一种方式,魏晋以降箴体的撰作主体与规谏对象均发生变化,箴体也分化为官箴、私箴与咏物箴。这一演变表明箴体参预现实的功能得到加强。随着创作主体及规谏对象的渐次变化,箴体由最初的韵语文体向散文转化。同时与箴体性质相近的还有戒体、规体。规体始于元结《五规》,最初是以散文形式流布的,规体也有以韵文形态存在的,如《弟子规》。早期的戒文分为自警类的韵语戒文和家戒类的散文式戒文,自警类的戒文是撰者对于自身所提出的警戒,家戒主要是家族长辈对晚辈提出的戒告。后世戒文除这些形式之外,还出现了下级对上级及平辈之间进行戒劝的形式,此外还出现物事戒文。  相似文献   
98.
谭大喜  谭倩 《职业》2012,(9):124-125
一、高职机械制图教学现状分析机械制图是高职高专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内容多、难度大、实践性强,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空间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再配以挂图、教具、模型以及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向  相似文献   
99.
本文主要介绍热力发电设备中逐渐推广使用的12Cr2MoWVTiB钢的性能,并提出了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和合理的热处理规范.  相似文献   
100.
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长素、广夏,字更生,别署西樵山人,晚号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世称“南海先生”。早年随岭南大儒朱次琦学习经学。曾七次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图存,又讲学于广州万木草堂。1895年发起“公车上书”,同年中乙未科进士。1898年发动变法维新运动,史称“戊戌变法”,失败后出亡海外,组织保皇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