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3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591篇
理论方法论   89篇
综合类   603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西方自苏格拉底—柏拉图到黑格尔两千多年间的哲学追问方式,就其占统治地位的方面而言,是以超感性、超时空的抽象概念为万事万物之根底的“在场形而上学”。现当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哲学家们实行了哲学追问方式的转向,认为任何当前“在场的东西”都以其背后无限与之相联系的、“不在场的东西”为根底,无限的不在场者也是现实的东西而非抽象的概念。这一哲学新方向带来了对终极关怀的新理解:人生的最高意义和价值在于不断超越有限的在场,与不在场的无限性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52.
经验事实告诉我们,自然科学以及由其产生的现代技术为当今世界所特别关注.因此有人以为科技是当代世界的绝对主宰,把哲学尤其是哲学中的"形而上学"视为过时或根本无意义.笔者不赞同此观点,本文通过对"形而上学"本质的历史考察,进而深入挖掘其深刻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53.
尼采"上帝死了"(God is dead)的美学,借重酒神精神(Dionysus)及冲创意志(Will to power)的美学思考,籍抒 情风格与批判风格话语的心耕,谱写了酒神美学。酒神精神(Dionysian spirit)宛如一条红线贯穿在尼采整个美学的 始终,是其美学的基质与核心所在,浸蕴在其非理性美学和审美形而上学的建构中。  相似文献   
54.
茵加登运用现象学的方法分析文学作品的构成,在四层次结构说之外,他又提出了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形而上学性质.因其所论抽象玄奥令人费解,故本文特从功能、来源、存在方式三个角度,借助于中西美学的比较对其作出释读.文章指出,"形而上学性质"的含义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道"、"气"、"神"、"意"有相近或相通之处,即通于"道"、"气"、"神"、"意"的哲理层面.但这个哲理层面,不是指抽象的纯思想,而是包含了情感、形象和思想于一体并被气化之后而通向虚无通向无限的一种东西.功能、来源、存在方式这三个角度,恰恰可以被看作是对"形而上学性质"的三个方面的规定.借助于这些规定,就可以深化我们对它的理解.  相似文献   
55.
传统的狭隘的形而上学实践观有很多自相矛盾之处 ,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实践观的歪曲 ,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各派的共同症结。实践不是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不是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 ,不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不是所谓“人类总体性的存在方式” ,而是认识活动与改造活动“耦合”而成的“一” ,它对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具有“视野”和“立场”的本体论意义。终结形而上学实践观对于克服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各派的对立及其局限性 ,建立实践与人类生存困境及其终极关怀的联系 ,弄清“交往”、“主体际性”等交往实践观的某些基本问题 ,从根本上提升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6.
实在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在的意义是传统哲学的核心问题.传统哲学企图通过对实在的规定来确立真理、客观性和合理性.对实在概念的严格分析表明,"实在"的意义是由常识和科学提供的,依赖于现实的、具体的证据,除此之外,哲学不能为"实在"提供常识和科学之外或之上的定义.所以,我们不需要有一个关于实在的哲学.形而上学的实在论对当代哲学的攻击大多是无的放矢的.  相似文献   
57.
现象学要求统一的科学体系必须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它以一定的层次或结构包容一切科学知识。第二,在这一体系中,一切知识都是不容置疑的。统一的科学体系首先分为本质科学与事实科学,即本是科学与经验科学。本质科学又分为现象学与其他本质科学。现象学又分为自我学与通我学。其他本质科学又分为形式的本质科学与实质的本质科学。  相似文献   
58.
马克思哲学通常被理解为是对黑格尔哲学的"颠倒"。但实际上,我们看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最可靠的方式是那种能够终止形而上学地思考它的方式,我们可以将其与近两个世纪来最伟大的现代性批判相比,它揭露了自由主义及其诸原则(个人主义、民族主义、工具理性和现代认同)的真正构成是形而上学性质的,因而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是与终结形而上学联系在一起的,它是建立在对现代性镜像的批判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59.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和批判有两个层面,对法和国家的虚假意识形态批判和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在批判中,马克思从两个层面上颠覆了主体性形而上学,一是以人的生活世界的基础颠覆主体性形而上学;一是以人的自由价值颠覆现实化于生活世界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60.
借由《易传》“形而上者谓之道”翻译“metaphysica”,形成了现代中文哲学概念“形而上学”。这个现代中文概念的制造以对《易传》语境及其易道思想的多重截取为前提。本文通过回溯《易传》原文的语境及其道器一如思想,尤其通过“而”的虚词解释学,指出:metaphysica的对应物乃是“形上学”,而“形而上学”则是有待重新开端的道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