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83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72篇
管理学   1931篇
劳动科学   108篇
民族学   965篇
人才学   252篇
人口学   24篇
丛书文集   2998篇
理论方法论   596篇
综合类   7579篇
社会学   1510篇
统计学   574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61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371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336篇
  2016年   418篇
  2015年   604篇
  2014年   1300篇
  2013年   1082篇
  2012年   1224篇
  2011年   1359篇
  2010年   1333篇
  2009年   1246篇
  2008年   1210篇
  2007年   926篇
  2006年   828篇
  2005年   768篇
  2004年   687篇
  2003年   453篇
  2002年   409篇
  2001年   310篇
  2000年   231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周文化作为中华农业文明的源头,对后世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周文化旅游资源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以农业文明旅游、文物资源旅游、经典旅游为特色的开发构想,就如何挖掘周文化资源实现其文化价值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陕西特色旅游开发提供新思路,为陕西全面发展增添新亮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旅游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旅游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来说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本文是笔者根据调查走访国内的几十所旅游相关专业的高校基础之上,在对国内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结构有一个初步了解的基础之上,做出关于结构系统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由于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普遍相对落后于中东部地区,为寻求突破,各民族地区自然将优势较为突出的民族旅游业确定为兴地富民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而大力培育。但民族地区在积极推进民族旅游快速发展时生态文化保护这一核心问题未能受到真正重视,其严重的负面效应正不断显现。本文以快速发展中的青海民族旅游业为研究着眼点,试图阐释生态文化保护下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2013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旅游业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移动互联与大数据挖掘技术的影响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变革,旅游产业链结构、旅游消费模式、产业盈利模式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论文应用经典的产业链分析工具,通过新旧产业链结构对比研究的方法,对旅游业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前瞻性的预测,并提出适应性的策略。研究发现大数据时代旅游产业链的改变是一种结构性的改变,比较传统的产业链,创新型的产业链更加重视对消费者的组织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挖掘,竞争的重心由产品创新转移到对潜在消费者的组织与需求的引导与激发。新兴旅游企业迅速崛起,旅游产业发展整体提速,产业定位更加准确,产业融合加快,跨界产业增加则成为大数据时代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针对这些趋势,论文围绕旅游规划、在线产品、个性营销、代理服务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文教育日益成为我国教育发展中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但是目前国内高职学校对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在授课过程中依然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讲解,注重专业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本文将对高职学校旅游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针对现如今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7.
黔东南州是旅游资源大州,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民族文化、人文景观等资源优势。在倡导发展旅游经济的时代,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提升旅游经济的规模和效益,文章盘点了黔东南州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布局,分析了当前旅游经济的制约因素,并围绕调整旅游产品结构、强化乡村体验、重视循环经济、打造高端旅游、发挥"非遗"价值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为促进黔东南旅游产品特色化发展阐述了见解和主张。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既有助于推动吉林省新型产业发展,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为支柱产业、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实现吉林省文化旅游强省目标.参照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吉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实证结果显示,近12年两产业的的融合发展处于严重失调和中度失调阶段,故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