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51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德勒兹和阿甘本同时都谈到了实现生命的潜能需要穷竭,即悬置一切意义、一切语言、一切感觉的纯粹的生命的可能。在悬置了一切之后所剩余的纯粹生命的界面,就是内在性的界面。在内在性的界面上,德勒兹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分子革命的方式去生成一个无羁绊的生命,无羁绊的生命被视为在穷竭了一切可能之后的希望。而阿甘本否定了这种返回到纯粹生命的可能,因为这种纯粹生命是比当下的生存性生命更为恐怖的赤裸生命。赤裸生命不是解放,而是生命的耗竭。阿甘本提出生命不可能脱离形式,而真正的态度是在当下实现穷竭式的"最高的贫困",在规则和法律的裂隙中,让创造性的生命形式涌现出来。  相似文献   
52.
邰蓓 《求是学刊》2014,(2):39-46
精神分析将"欲望"置于家庭结构之中,置于社会法则之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精神分析成为资本主义的同谋。与此相反,德勒兹和加塔里在《反俄狄浦斯》中倡导解放欲望。他们将"欲望"与"生产"、"欲望"与"机器"联系起来。"欲望"、"生产"、"机器"是来自不同领域的概念。在德勒兹和加塔里的文本中,它们彼此连接,形成共振。  相似文献   
53.
传统叙事遵循有机整体论的原则,强调叙事元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但容易形成逻辑化、类型化的叙事模式,从而有让叙事艺术成为理性说教的危险.非有机叙事是结合叙事学与西方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的美学思想提出的一种叙事美学观,其强调叙事要突破有机整体论的束缚,并在艺术表达上呈现出新的可能.就时空观而言,非有机叙事摆脱线性时间.就事件观而言,非有机叙事的世界不再遵循逻辑化的事件序列,而是表现事件本然的生成状态,从而超越了传统事件序列组合的因果逻辑.就人物观而言,非有机叙事摆脱了概念化的人物.非有机叙事的审美特征表现为一种“感觉的逻辑”,通过叙事的艺术表达显现出了世界本然的深刻面貌.  相似文献   
54.
以符号和意义的关系为主要线索,德勒兹在《普鲁斯特与符号》对《追忆逝水年华》进行了独特的解读:《追忆》最为关键的不是记忆与时间,而是符号与真理,从符号与意义的隔离到两者趋近统一,再到两者实现最终的统一,符号的等级由社交符号、爱情符号到感觉符号逐步上升,最终符号与意义的统一在艺术的符号中得到最终的实现。  相似文献   
55.
马克思对德勒兹后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重要影响。德勒兹一方面承续了马克思的批判精神、理论、观点、概念与方法,另一方面也解构了马克思的社会矛盾论、阶级学说等理论,并建构了自己的理论。德勒兹的承续、批判与建构为激进理论与政治策略提供了新视角,但其将普救使命赋予资产阶级,这具有保守性;将希望寄托在精神分裂者、块茎、游牧民等后现代主体身上,其理想具有空想性。  相似文献   
56.
黑格尔哲学集西方形而上学之大成,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来源。德勒兹对黑格尔的概念哲学进行了独到的批判反思,指出它内在的同一性和纵向性思维方式,并提出一种新的概念哲学,倡导差异性的思维原则。这种思维方式对我们理解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以及当下的马克思哲学解读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7.
正弗朗索瓦·多西(Fran觭ois Dossee)的《吉尔·德勒兹与菲利克斯·瓜塔里:交错层叠的人生》(Gilles DeleuzeFelix Guattari:Intersecting Live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0,Trans.by Deborah Glassman)一书,以"一书两传"的形式,记录了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和菲利克斯·瓜塔里(Felix Guattari)两人密切联系的生活、工作和思想。该书研究了一对不可分割的思想家和朋友非凡、统一的人生叙事,这两个人永远改变了批判理论和精神分析学这些领  相似文献   
58.
法国后现代主义者德勒兹在《千高原》中批判了同一性直线式树状思维,主张根茎思维;阐发了根茎思维的特点;论述了根茎思维的非线性;把根茎思维看为"游牧"的表现形式;提出要辩证看待树状思维与根茎思维的关系,避免各自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59.
吉尔·德勒兹是目前唯一一位全面系统地研究过电影的著名哲学家,在他的理论中,有一个独具见解的电影分镜思想:分镜就是通过镜头决定出镜头运动。镜头运动具有双重面相:分化、重组画面及画面构成元素的相对性面相和分化、重整电影韵味的绝对性面相,它和画面及其构成元素的位置变动、电影韵味的流变一起,构成了镜头中同时存在的三道流束。这三道流束在相互区隔、彼此包围中各自创新,创造出新的电影影像、镜头运动和电影韵味。同时,三道流束各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态:画面及其构成元素位置的变动和停息、镜头运动的常规与脱轨以及电影韵味的间接呈现和直接呈现。这启示我们:在分镜之际,我们需要同时考虑这三道流束及其各自的两种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60.
作为目前唯一全面、系统地研究过电影的思想家,吉尔·德勒兹关于“电影画面”的思想非常丰富。其中,关于电影画面的生成性特征、可见性和可读性的双重特征、电影画面三层次(画面本身、画面的运动、“全体”的流变)和二型态(运动画面和时间画面)的理论,不仅是对电影学理论的丰富,也为电影画面的实际创制提供了深刻的现实启示;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