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141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50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略论明清晋徽商人才选拔制度与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商帮是中国明清时期驰骋商界的两大商业群体,它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其人才选拔制度密切相关,同时,不同的人才选拔制度也是两大商帮走向不同发展道路的重要原因。文章运用人力资本的相关理论对明清时期晋徽商人才选拔制度与绩效进行比较研究,并分析二者不同制度选择的原因,及其对商帮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103.
许志伟 《民族论坛》2006,(11):16-19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首安徽绩溪的民谣折射出了徽商们的艰辛背景。这个以“徽骆驼”自嘲的大商帮曾创造了“钻天洞地遍地徽”,“无徽不成镇,无绩不成街”,“无徽不成商”的商业神话,叱咤中国经济舞台二百余年。他们的发迹和中兴、他们的奋斗履痕,还有那片曾孕育了“红顶商人”胡雪岩、国学巨匠胡适、“湖畔诗人”汪静之等一代巨贾、名儒的微州大地,无不激发着我们强烈的好奇。他们曾经富可敌国,据考证,早在明代万历年问,微商的资本总量就已有3000万两白银,到了清中叶,更是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8000万两,几乎等同于那时天子乾隆帝的“年收入”。他们是令人肃然起敬的财富英雄。  相似文献   
104.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改变,昔日称雄商界的徽商因未能随时代的转型而转型,在西方资本主义商品的冲击下走上了末途.与之相反,粤商、江浙商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迅速转型,从而一直活跃到近现代.徽商在经营行业上与封建政治势力联系紧密,在思想观念上热衷儒业,迷恋官途,经营利润流向非生产性领域等,这些都阻碍了他们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5.
106.
引言:在中国古代乃至近代商业舞台上,徽商是最主要的商业群体之一,他们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品德、创业精神和经营管理理念。婺源徽商徽商中的一支重要而独有的力量,剖析婺源徽商的商业道德及成因,对于推进诚信建设,打造诚信社会;对于秉承老徽商传统,打造新时代徽商群体;对于内地县市实现突破常规,谋求发展,都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7.
徽商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崇朱好儒”,其文化品位较高,是其他商帮难以比拟的.儒家的人文精神的习得不仅影响着徽商的言行,培养了其较强的心理素质、市场眼光和经营能力,而且为经商的成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帮助,打造了商业运作的典范与楷模.但“贾而好儒”的特点在其转型时期又成为商业发展道路上的否定因素,束缚了企业的经营.能否超越儒家思想的屏障对当代企业的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8.
明清时期徽商能够跟晋商比肩伯仲同为商界劲旅,在中国商业经济发展史上挥写就一页浓墨重彩的篇章,其最重要的成功因素正在于徽商大多崇重诚实守信,忠诚立质成了徽商待人接物的圭臬,信义存心成了徽商从贾成业的法宝,诚信为本反映了徽商贾而好儒的实质,以其照鉴用于今世,呼唤诚信的复归,犹似一帖良方,可望发挥医疴澄宇的功用。  相似文献   
109.
徽商与税收     
作为一名从事税收工作的徽州人,闲暇时间喜欢浏览有关古徽州人文历史的书籍.特别是关于徽商方面的文章和书籍近几年读了一些。初步了解了徽商创业的艰辛.成功的喜悦,衰落的无奈的整个过程,也算是个业余徽学爱好者。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对经济有一定的反作用。工作性质使然.本人现就徽商和税收之间的关系.谈谈自己的一些粗知浅见。  相似文献   
110.
徽商具有"贾而好儒"的传统和特点,这为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文化事业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经济基础。至明清时期,徽商及其子裔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极受社会关注的时代文化群体。徽商及其子裔在文学上的贡献甚大,在引领文学风气的转趋、丰富文学创作的题材,以及推动文学创作的传播等方面均有建树。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商及其子裔在文学上所取得的成绩,恰从一个方面印证了他们在中国古代文化事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