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138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50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关于明清时代江西的市镇,此前学界对四大名镇(景德镇、河口镇、樟树镇和吴城镇)的研究颇多,但对于省内其他市镇之探讨则相对少见。本文聚焦的佚名抄本,主要反映了徽商在皖赣交界处石门镇的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鄱阳县石门镇与徽州府婺源县的土布贸易及相关纠纷,乾嘉时代江西北部和东北部一带的低潮银问题,以及在当地围绕着兴建徽州会馆而引发的诉讼,等等。因有关石门镇的史料相当罕见,此一文书抄本为我们展示了徽商在侨寓地贸易的诸多侧面,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2.
微州方志与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观念背道而驰,强调环境决定徽州人对经商职业的选择,不存在职业的卑贱。志书代表地方官府和地方精英的观点,他们的看法为徽州人经商带来宽松的环境,鼓励和促进了徽州人闯荡商海。志书还从勤俭、尚义二个方面,对徽商人格给予肯定。志书还鼓励徼商创业,提倡“廉贾”价值观。在志书中,编纂者通过各种方式为商人代言,创造良好的经商环境。  相似文献   
53.
明清以来的徽州是一个高移民社会,以徽商为主体的旅外徽州人与故乡始终保持着良性互动的关系。民国时期,旅外徽州人面对家乡社会的衰落,产生了强烈的焦虑感和使命感,他们通过组织同乡团体,创办刊物,发表各种改良言论,为革新徽州面貌进行舆论动员。这些刊物以建设新徽州为使命,高度关注徽州的教育和烟赌等社会问题。虽然在现实条件的制约下,旅外徽州人的很多改良建议流于形式,但是对徽州新思想文化的孕育与传播仍然起到了一定作用。某种程度上,旅外徽州人在用一种批判的态度表达对乡土的敬意。  相似文献   
54.
明清时期,徽州有三种儒贾观:"右儒左贾"、"右贾左儒"和"儒贾并重"。就一个家庭来看,有时"右儒左贾",有时"右贾左儒",有时"儒贾并重"。就徽州社会来看,有人"右儒左贾",有人"右贾左儒",有人"儒贾并重"。徽州人采用这种多样的、机动的儒贾观,促进了徽州社会的发展和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55.
明清时期,河南以其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密集的人口、丰富的物产和市场活跃的工商业城镇,吸引大批徽商来此经营。他们在河南市场上的活跃,不仅促进了南北物资交流,带动了这一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还繁荣了当地文化,对政治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6.
张成  张韶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4):98-101
分析了徽商精神的内涵,在阐述用徽商精神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时代意义的基础上,认为弘扬徽商精神,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要从寻求徽商精神和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内涵的契合点上优化职业素质教育内容,并提出了创新职业素质教育策略:开展各项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和社会化考证,拓宽职业素质教育途径;注重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职业素质教育环境;加强校企合作,拓展社会实践空间。  相似文献   
57.
徽商作为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商帮,在程朱理学文化的影响下,体现出经济和文化的双重特性.就经济特性而言,徽商在明清时期扮演小资产阶级的角色,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而徽商的艺术赞助行为也为推动江南文化和艺术市场的发展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并呈现出徽商在艺术家资助、艺术品的收藏和鉴赏、艺术品经营等方面与艺术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8.
徽商,也称为"徽帮",是对历史上活跃于徽州一带的商人群体的总称,随着明清时期商贸活动的日益繁荣,徽州商人为了提高其竞争力,开拓更大的市场,选择了"抱团取暖"的方式来从事商业活动,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商人帮派.与同时期其它地区的商帮有所不同,徽商继承和发扬了儒家文化,在其文化市场精神体系中融入了儒学的思想和理念,因此他们既是追逐利润的商人,更是以诚为本、以义取利的儒商.文章围绕徽商的文化市场精神展开研究,对其精华与弊端进行了深刻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在当代的传播迭变与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59.
徽商的经营理念和经营体制给现代经济生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徽商的发展过程、经营原则、经营方式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认为古徽商商业运营的理念和在商号管理、商号运营中所蕴藏的传统商业文化,反映出几百年来徽州人打破地域限制到全国各地去经商的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其公平守信的经商原则、以义取利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民间商会组织的强大功能等,为现代中国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了许多值得汲取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0.
商人与儒学——以明清甬商、徽商、晋商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明清甬商、徽商、晋商为例,分析商人与儒学的关系。三地儒学各有特性:浙东学术张扬人的主体精神,强调经世致用;朱子之学强调"理"与"礼",主张于书本求索;傅山之学强调"因时取济",博杂而无所统系。三地商人对待儒学态度不同:甬商对浙东学术不即不离,徽商对朱子之学过于沉迷,晋商对傅山之学过于疏远。三地儒学对商人影响有别:浙东学术影响甬商是隐性的,朱子之学影响徽商是显性的,傅山之学影响晋商是微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