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38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33篇
人才学   49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546篇
理论方法论   80篇
综合类   1085篇
社会学   257篇
统计学   2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徐复观著作中蕴含丰富的可以理论化、系统化的诠释学思想,活跃着生命的立体化的具有实践性、真实内容和工夫实体的诠释学体系。从作为诠释学实践活动本身的活动机制及其逻辑起点即"起心动念"处入手,并把其诠释学实践能力分解为"虚静之心"与"互为主体性"两部分,则这一诠释学体系可以表述为:诠释学实践活动即是诠释主体以虚静之心的力量透入于诠释对象的真实内容、工夫实体,并以主客合一的精神状态,在"互为主体性"的诠释学实践能力的作用下,使诠释对象的真实内容、工夫实体以其主体性的本来面目如实地透出于诠释主体,即透过诠释主体的分解性的、概念性的知识活动而显现出新形式、新体征,以实现哲学"思想结构的转换"。从诠释活动本身的主体性来说,诠释对象的主宰性远大于诠释主体,诠释主体仅充当诠释对象得以显现的工具、手段等配角角色,诠释对象才是主角。  相似文献   
62.
正在吉林省靖宇县龙泉镇龙东村,韩美菊是村民眼里公认的大好人,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是一个让普通的家庭变得温暖快乐,一个让普通的日子变得一点点伟大,一个让她的周围充满爱的普通的农村妇女。爱情在理解中博大1984年,20岁的小韩与东村小伙于铁结婚,立下了"尊夫爱子孝敬公婆"的决  相似文献   
63.
64.
65.
66.
李笠翁一生不断搬家和出游,自谓“一生多半在车船”,当是实录。单说长游,就有五次:最早的一次是康熙三四年间游粤;紧接着是康熙五至七年游京师连着游晋秦;回金陵住了一年多后,于康熙九年游闽;又隔一年,游楚;最后是康熙十二至十三年第二次游京师。此外,笠翁还在68岁高龄时,于贫病交加之中作了一次湖州之游。在别人,外出大都是“乐”游;而在笠翁,则是“苦”游。在别人,是衣食无忧,到外面长见识,增阅历,或观赏大自然的美景;而在笠翁,则是去“就食”,即像牧民“逐水草而居”找饭吃。别人是“吃饱了饭”去游玩“消食”;而笠翁却是“饿着肚子”出游“找食”,自谓“为饥驱而走四方”。当然,“苦”中有乐,“饥驱四方,遍历名胜”;同时也有收获———除“化缘”得“食”之外,还收获了诗文,也收获了友谊。但是,笠翁出游,“苦”是主打,“乐”是陪衬;“苦”是正业,“乐”是副产品。  相似文献   
67.
李振森 《中华魂》2021,(2):F0002-F0002,F0003
一首网红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在大街小巷、网络内外人们纷纷都在传唱。这首歌,一夜间红遍了大江南北,也火了可可托海。听着这首歌,人们会好奇地询问,可可托海在哪里?听着这首歌,也掀开了我尘封的记忆——我曾有缘亲临可可托海采风。翻看着当年在可可托海拍摄、搜集的照片,满怀对可可托海崇高的敬畏之心,在这里愿与读者一起分享可可托海的神奇。  相似文献   
68.
唐诗意象受到五行观念的深刻影响。在唐人观念中,日出于东,月出于西,月乃太阴之精,唐诗中的月宫想象几乎全由西王母的神格及五行属性演绎而来。西王母在五方中属西,在五行中属金,由此而衍生的属性有五时之秋、五色之白、五神之魄、五果之桃、五微之寒、五志之悲、五兽之虎、五事之听、五德之清、五音之商等,这是唐人月宫想象的基本构件。从唐诗以及唐代笔记中我们可以看到,构成天上月宫的五大要素——嫦娥、蟾蜍、玉兔、月桂、水精和云母,其特性也都不能脱离五行中金与水的特性。  相似文献   
69.
纪游文学对于世界文学而言,具有一种文学原型的意义:通过神游对神话境界作想象性的抵达,反映着伴随神话原型崛起的原始思维类型,代表着人类文学原始生态的某种本质方面。在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的价值构成中,纪游书写同样具有这样的原型意义,由此形成的厚重传统,使得汉语新文学较早地脱离外国文学的影响与覆盖,在外国文学的强势笼罩之下取得了自身的独立。精彩的纪游文学意味着一种特殊的人生经验的蓦然回首,甚至是带有某种冒险意味的人生经验;痛苦的感伤的行旅往往更能使得纪游文学焕发出一般文学表现所难以企及的光泽。  相似文献   
70.
在支遁"即色游玄"的般若空观和"模山范水"的诗歌创作影响下,谢灵运形成了"融合玄释,模写山水"的山水审美观;开创了"以山水通于理道"的创作模式;形成了独特的景、情、理交融的艺术个性。通过山水之游,诗人暂时将身心从世俗中解脱,在"即色游玄"的思想引导下,进入一种自由无待的审美状态,在静观物色之美中更深刻地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