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15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31篇
人才学   56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284篇
理论方法论   99篇
综合类   937篇
社会学   291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何希凡 《宁夏社会科学》2009,(6):166-167,171
作为一位纵跨现当代的小说家,陈翔鹤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从作家到学者的身份转徙之后,又在60年代初的特殊际遇中先后写成了历史小说《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在对魏晋文人陶渊明和嵇康的现代书写中,寄寓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心灵体验和命运感知。本文着力探索了陈翔鹤首选魏晋文人与他独异的心灵体验;深度的“嵇、陶”体认与独异的书写姿态。  相似文献   
72.
有心理学家告诫老年朋友,为了自身健康,要学会将不良情感及时释放出去。哭笑法当气闷难忍、心灵创伤太大时,不妨哭笑一番,将不良情绪及时释放出去,以此求得精神上的解脱,不至于因不良的感情积滞而损伤健康、减短寿命。  相似文献   
73.
我是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又是一名班主任,怎样让这二者进行共振,让学生既学好数学,又学好其他学科,还建立了良好的心态?我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了一种很实用的方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大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子,他说只关心种子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子喂麻雀。他还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表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的进行心灵的接触。  相似文献   
74.
《伴侣(A版)》2010,(10):46-47
正一个和他吵架的夜晚,当你带着委屈、哀怨的心情恍恍惚惚入睡,你觉得出现在你梦中的梦境会是什么样的?A.你一个人独自在河边沉思,清澈的河水仿佛洗净了你的心灵;B.心仪的他满怀诚意的跟你道歉  相似文献   
75.
一个朋友平时的工作压力比较大,可她成天欢声笑语,满脸阳光,看起来总是一副"没心没肺"的模样,似乎一天到晚没什么不愉快的。有人问她如何才能做到一直那么开心。她笑嘻嘻地说,其实自己有个秘诀,那就是在心灵深处设置一个"缓冲间",把那些烦恼的、不愉快的事情,一古脑儿地存在这个"缓冲间"里,时间长了,这些不快的事就渐渐被淡忘。到最后,所谓的"事儿"干脆蒸发了,一笑了之。她用这个心中的"缓冲间",成功地过滤了许多烦恼,人自然如春风拂面。"缓冲间",原本是一个专业术语,主要应用于医疗场所或某些工厂生产重地,在物流传递或者医疗过程中专门设立的一个空间,可以起到防止交叉污染,隔离污染源的作用。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试问一个人一生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上,有谁没有遇到过坎坷,碰到过困难?工作、生活、婚姻和家庭,都可能有一些痛苦与烦恼淤积于心,倘若我们背负心灵重担,就会陷入阴霾,郁郁寡欢,不知不觉丧失了生活原本的美好与生命的多姿。只看到别人生活中的美好,却漠视了自己的长处,忽略了身边的美景,失去了领悟与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其实,我们只要稍稍调整一下自己的生活理念,在心灵深处,为自己设置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缓冲间”,就可以让自己变得不那么悲观、不那么沉重。当人生的路上你跋涉得太累时,就把那些不快的人和事统统装进去,犹如一道屏障,把它们和心灵深处那些美好的、温馨的记忆阻隔开来,把我们的痛苦和烦恼都抛得远远的,不让它干扰我们愉悦的心境。这样轻装上阵,就能以一颗从容的心去面对一切。当烦恼被过滤,痛苦被冷藏,这才发现,原来生活也可以这样过,原来沿途的景色这么美,原来,我们可以这样轻松前行。  相似文献   
76.
看《唐山大地震》,是在5·12汶川地震的重灾区绵竹。昔日的重灾区,早已不是大家记忆中的断壁残垣。坐在装修一新、豪华的绵竹电影院大厅里,我怀着一种期待又庄重的心情观看这部被称为“中国人的心灵史诗”的电影作品。  相似文献   
77.
九月 《北京纪事》2010,(8):74-76
在很多老北京人的心中,都有一种难舍的四合院情结,人们慨叹楼盖得越来越高,心和心的距离越来越远,大家关上门过日子,守着自己的孤独,在同一个楼里住几年,却不知对门住的是谁。四合院之所以令人难忘,是那种近距离的生活中形成自然互助的帮扶,是老邻之间浓浓的情谊,  相似文献   
78.
理解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学会理解他人是文明交往的先决条件,是发展合作精神的前提。只有社会成员之间相互理解、团结一心,为了全社会的目标各尽其职,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79.
黄健 《女性天地》2011,(7):22-23
题记:这些照片是我近几年在国外考察期间拍摄的世界少年儿童活动时的美丽时光、活动情景和灿烂笑容,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供中国的朋友们欣赏和阅读,理解世界儿童的美丽眼睛和心灵感受。  相似文献   
80.
儿子上了大学,家里又成了两人世界。 只是发觉,人到中年的两人世界,和新婚时期的两人世界,存在着根本区别。这时,没有了新婚时的卿卿我我,也没有了相互不理解的吵吵闹闹;虽然没有了浪漫的情愫,却有一种默契、宁静、温馨渗入到两人心灵世界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