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95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112篇
管理学   1906篇
劳动科学   109篇
民族学   212篇
人才学   548篇
人口学   68篇
丛书文集   2630篇
理论方法论   691篇
综合类   8166篇
社会学   2313篇
统计学   130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523篇
  2014年   1090篇
  2013年   1001篇
  2012年   1099篇
  2011年   1270篇
  2010年   1282篇
  2009年   1288篇
  2008年   1438篇
  2007年   1032篇
  2006年   916篇
  2005年   824篇
  2004年   730篇
  2003年   632篇
  2002年   530篇
  2001年   493篇
  2000年   443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洪堡的礼物》的叙事模式是用主人公的心理时空结构故事,通过显示主人公的灵魂世界激活故事情节;小说文本故事里嵌着故事,时空交错,完成了作者设计的奇特的故事叙述。  相似文献   
102.
从心理联想、思维方式的角度探讨英语隐喻的类型和其生成与理解的心理机制等问题.一定语境条件下心理联想方向的不同决定着不同的隐喻类型:英语中存在着因事寄托的隐喻和因物感发的隐喻等两种心理联想隐喻类型.不同思维方式也决定着不同类型的隐喻,包括感性认识隐喻、理性认识隐喻和悟性认识隐喻等.  相似文献   
103.
关于期刊编辑主体疲劳心理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期刊编辑在产生疲劳心理时,要有正确的认识目的和正确的克服方法。本文以编辑心理学理论为根据,运用劳动生理和劳动心理的知识,对期刊编辑主体在编辑活动中的心理现象———产生疲劳、积累疲劳和恢复疲劳的一般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旨在培养编辑的心理素质,合理设计编辑工作模式,提高编辑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4.
《现代交际》2005,(6):31-31
女人喜欢用身体的接触来表达自己的善意和亲密,男人和男人之间直来直去,坦荡无私,他们很少用动作来表示亲近感。小孩子都喜欢依偎在大人身边撒娇,这是动物属性的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在理性上逐渐成熟,动物的原始习性就逐渐退化,隐蔽到理性后面。当女人羞干或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已的感情时,她就习惯用身体接触这种最原始,也是最直截了当的方法作为传达自己感情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女人和小孩子是比男人更具动物性的。  相似文献   
105.
李岩 《劳动者》2005,(7):32-32
“人是环境的产物”,这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提出的命题。当今社会,大学生自杀、残杀事件时有所闻,究其原因,大部分是由于人格和心理发展不健全造成的。大学生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社会家庭背景,这种差异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人格上的分歧。当这种分歧碰撞在一起并激化产生矛盾时,难免会有人采用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6.
教育叙事研究不是简单的“镜像”纪录生活,而是观察与思考生活。好的教学设计不仅仅是一份好的教案,而是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获得的经验。思考不是填写模板(模板是供培训时模仿学习).而是创意和灵感的碰撞,善于思考的人从身边的平常事中也会发现真理。优秀的教师不仅是教人知识.而是教人思考,因此,教师自己首先要养成思考的习惯。  相似文献   
107.
在学生的作文中常会出现四平八稳的现象.缺乏创意。考场作文要想出奇制胜,新人耳目,就必须突破旧的思维定势,在文章的构思上出新.构思出新的方法有很多,下面例谈几种:  相似文献   
108.
师德建设是一个紧迫的现实话题。师德建设的关键是要打通师道与德性之间的壁垒。师德教育旨在凝道成德,化师道为德性。师道如何化为德性,实践是其根本途径;关注教师的精神性需要是其基本途径;构建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展开群体式的道德对话、进行理性的克己自反是其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09.
在企业和员工之间,除了正式的、显性的聘任契约外,还存在着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心理契约。面对许多行业引入市场机制后所带来的改制、竞争等严峻形势,存在于组织和组织成员之间的这种心理契约关系对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组织凝聚力,实现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有机统一,保证企业快速、健康和高效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0.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已走上自主择业的道路,择业自然成为人生的一次重要抉择。对于即将毕业的高职学生来讲,现代社会的择业竞争会使他们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真正体会到人生的苦辣酸甜。因此,高职学生必须做好择业的心理准备,充分认识择业心理的特点,才能克服择业中的不良心态,形成正确的择业心理,从而顺利地选择职业,进而开创一番自己的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