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87篇
理论方法论   46篇
综合类   372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王阳明心学是明代中后期最有影响的哲学思潮。迄目前止,学术界对于心学本身,以及心学对于明代文学发展的影响,已有了相当多的研究,然而,王阳明心学对于明代史学的发展,尤其是对明代史学思想发展的影响有哪些表现等问题的研究很是薄弱。王阳明心学对明代史学思想的影响,大致有这样几方面:一、对异端史学思想的影响;二、对史学中实学倾向的影响;三、对史学学风的转变及考据学兴起的影响;四、促进了学术思想史的编纂与史书体裁的创新。史学思想史的研究对心学影响的忽视,与一些史学史研究者仅仅把研究内容局限于史学著述本身,以及其与政治之关系,反对与其他学术联系考察的指导思想有关。  相似文献   
102.
根据索绪尔语言学的法则,可把中国政治思想史划分为“事件叙述”和“思维规则”两个层面。前者相对于索绪尔语言学中的“言语”,而后者则相当于其理论中的“语言”。尽管古代政治思想家所处语境和面临问题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却受到一套共同的思维模式所支配。这种具有“共时性”的思维模式,可以被称之为中国政治思想史的“语法”。这种“语法”隐藏和渗透在中国传统的知识论体系之中。因此,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知识结构和规则进行探讨,就成为推进该学科深入发展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3.
我们正在纪念二战和抗战胜利60周年。“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有必要研究战争的来龙去脉、有关的历史。本刊特刊出我国知名教授吴江简介日本社会思想史专家安川寿之辅先生和美国历史学家哈尔伯特·比格斯教授关于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几段重要论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4.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做不同的概括。本文认为其主要贡献体现在邓小平法制理论使马克思法学理论发生了两大历史性的转变从批判意义的民主法制转向建设意义的民主法制;从作为手段工具论的民主法制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重要组成部分的本质论、发展论的民主法制。  相似文献   
105.
思想史是一条河流,不能象历史朝代那样武断地分期。战国中、后期到汉武帝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的特殊时期。它正好处于先秦儒学解体和汉代新儒学形成之间,是古代先哲们继独立创造之后的融通期,又是各种思想成果在实践中逐一检验,以确定其适应性的尝试期。秦、汉初分别表现为法和黄老思想,其媒孽则存在于庄周、荀卿和韩非的思想倾向中。  相似文献   
106.
马啸原     
正马啸原,1930年生,云南昆明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同年分配到云南大学工作。1982年率先在云南大学开设西方政治思想史和西方政治制度史。1987年3月晋升为教授。曾先后担任政治  相似文献   
107.
颜世安 《河北学刊》2005,25(1):88-91
周群认为,文学之士在思想史上的作用是思想史研究中有待开掘的一个领域.文学之士的思想创制较儒士灵活自由,对个性解放思潮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荡越"思想也容易引起传统势力的诟病使其所信奉的思潮而很快消减;他们的思想贡献因文名所掩,常常被忽略.颜世安尝试从历史角度来研究古代人文思想的"超越性"取向,具体则落在春秋前中期的诸夏认同和华夷之辨这一"点"上,由此方可显现<论语>中孔子与弟子对话的观念背景.方旭东认为,思想史边界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与思想史这门学科的特殊性不无关系.这种特殊性,使人对思想史的合法性产生怀疑.因此,思想史只有将人类历史上对时代精神课题作出归纳并试图作出解答的富有启发意义的思考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才可以成立.  相似文献   
108.
柯林武德是英国的哲学家、历史学家.众所周知,他对于历史的诠释,简单说来就是"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①柯林武德思想的下面是一套解释学的基础,他更重视精神和思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历史的过程不是单纯事件的过程而是行动的过程,它有一个由思想的过程所构成的内在方面;而历史学要寻求的正是这些思想过程."②历史学家不仅要重视历史事件,更应该重视历史事件背后的思想,因为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控制的,人只有有了某种思想,才会有某种行动,思想就是历史的原因.发现了历史行动的思想,才能说历史地诠释了事件.他强调了历史行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认为历史学家唯有沉湎于历史事件背后的精神活动中,才能在自身经验范围内思索、重演过去,从而发现文化的类型以及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09.
以往在对戴震哲学进行思想史评价时常将其与近代思潮相关联,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做法。由于近代思潮与之前的儒学思潮存在一种断裂,这种思想史的评定方法缺乏合法性。实际上应当将戴震哲学置于儒学的自然进程中加以考察。18世纪的中国社会尚未受到西方入侵而处于自在自为的发展状态,作为其有机成分的儒学亦处于立足自身发展逻辑的自然进程中,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从18世纪的社会史出发考察戴震哲学的思想史意义是更为合理的路径。18世纪中国商贸的发展造就了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市民社会,催生了一个世俗化浪潮。戴震哲学是这一浪潮的代表,表达了市民阶层的诉求和心声。戴震哲学因而可以被视为一种市民儒学,是对以往的政治儒学和精英儒学自下而上的反动。戴震哲学的思想史意义也就在于其第一次使儒学获得了一种"民间"身份,这在儒学发展史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0.
"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如何走向世界"是一个颇具雄心却需审查的命题。这一命题特指在"中国"国家范围内的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如何走向"世界",其隐含的意思是中国的相关研究是置身"世"外的。其实,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处在"世界"之中。不过,相关研究获得的世界承认非常有限,与"世界"有隔绝之感。只要以"一个学术圈、一个价值世界、一个思想市场、一个评价标准、一个实践指向"为标准,便可以衡量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是否成功走出自闭、置身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