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3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267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148篇
人才学   71篇
人口学   276篇
丛书文集   1273篇
理论方法论   337篇
综合类   3145篇
社会学   461篇
统计学   5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374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423篇
  2011年   464篇
  2010年   488篇
  2009年   484篇
  2008年   531篇
  2007年   443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章以一个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村寨作为田野观察对象,发现当地妇女的社会性别表达具有明显的当地特点,宗教信仰、生计模式、传统文化、人生仪礼等形塑和建构了本地性别规范。近年来市场经济以及人们对现代性的想像,可能会超越传统的宗教、习俗、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有可能重新建构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仪礼规范。这种变化不只表明社会性别深深地嵌在当地独特的文化与制度之中,也会随着制度与文化的变迁而不断得到调整和重构。  相似文献   
12.
微信公众号的广泛使用带动了一批以女性为主要受众的公众号的迅猛发展。这些公众号或以塑造独立自主的现代女性为标签,或冠以提升女性幸福指数之名义,围绕女性情感、生活、工作等话题,大多用犀利尖酸的文风吸引了大量粉丝。然而,这些女性主义公众号的根本目的是否在于推动两性平等,谋求女性解放?通过分析这一类公众号所推送文本的立场、主题和语言,可发现其看似倡导现代女性反叛传统,实际却是在父权凝视下,矮化女性形象、固化刻板印象,在事实上是对女性行为的规训。这类公众号利用“她经济”消费性别符号,利用“眼球经济”转卖注意力,达到公众号自身增值、获得资本利润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3.
14.
15.
怎样才能提高语文能力?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抓学生的朗读,进而让学生多说,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助说,说促者,二者融为一体。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更注重学生与教师平等对话,课堂不是老师单极表演的舞台,也不是学生被动静听的场所,在课堂中师生应有充分的交  相似文献   
16.
“性别文化”是与“性文化”涵义不同的概念 ,指男女两性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性别文化在上古神话世界有着鲜明的印迹 ,世界各国的神话都经历了由女性生殖崇拜到男性一统天下的演变过程 ,并在发展演化中印映出社会文明对“性”的差耻心和“性禁忌”。神话世界折射出人类在童年时代对自身生产从企望到审美的心智历程 ,最终形成的道德约束 ,是人类为保证自身健康繁衍的社会契约。  相似文献   
17.
社会性别与深层道德结构--择偶、性的道德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男权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环境中,男女在择偶和性的道德模式上存在着完全不对等的规范,男女占有不同的社会资源,这些被长久地视为自然而然、合情合理的现象。文章试图从社会性别视角来探究隐藏在择偶和性风俗习惯背后的不平等的道德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一位彝族妇女的个案分析,揭示了文化、阶级、性别是如何纠合在一起,作为一种强大的推拉力,迫使一些妇女进入和滞留于商业性性交易中的。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对教育评价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后现代主义是 2 0世纪末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 ,其影响遍及各个领域。强调反思和批判精神、反中心和提升非理性、倡导多元化的方法论和提倡对以及淡化价值判断是其显著特征。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许多教育学者开始借助后现代主义的有关思想来审视教育 ,笔者通过对后现代主义有关思想的观照 ,展开由后现代主义引发的对当前教育评价研究有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娜拉”出走后的沉浮遭际,构成了中国现代爱情喜剧的主要题材特色。文章在归纳了中国现代爱情喜剧的发展线索之后,从社会性别角度,透视了出走“娜拉”的诸多尴尬与无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