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9篇
民族学   34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179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638篇
社会学   48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沃沮族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毓黻先生主张"靺鞨,当亦为沃沮、勿吉之音转",但文中缺少两个关键的环节,即"沃沮"与"勿吉"、"勿吉"与"靺鞨"的音转关系.本文试图从音韵学的视角来论证"沃沮"、"勿吉"、"靺鞨"在族称上的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32.
释蒙元时期长方形圣旨牌文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蒙元时期蒙古语长方形圣旨牌文字aldaqu ükügü是固定词组,表示"处死"之义.文章指出,彭大雅在其《黑鞑事略》中所述"按答奚"为"杀",与蒙古语aldaqu对应,其中的"奚"字对音不确,该用"忽".彭大雅对这一词组的解释更是断章取义,以后者"死"替代前者"罚",把"罚"当成"杀",颠倒二词之义,导致惊人的大错.  相似文献   
33.
驱邪纳福     
中国有句老话"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思是说,一部书上所写的总要比写那部书的人话少,他所说的话总比他的意思少。因为语言总离不了概念,概念对于具体事物来说,总不会完全合适,不过是一个大概轮廓而已。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还未必能知道作者的意思。从前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  相似文献   
34.
这幅《白桦林》作品,是吴冠中在90年代创作的,也是一幅极具他个人特色的水墨画。乡村的题材,平静的小河把白桦林中的民居包围起来,闲散的鸭群在水中觅食嬉戏,远处的湖光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宛若桃源仙境。作音在这幅画中叉好像回到了故土,江南水乡,宜兴故地,乡情悠悠。  相似文献   
35.
俄语中有大量的英语音借词,这些音借词与英语原词在音素、字母、词素等方面有对应关系,研究并掌握这些音位对应规律对英语专业学生的二外俄语学习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6.
赵绍祖《通鉴注商》对《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在文字、音韵、典章制度、史实考辨、地理阐释等方面的疏漏与谬误作了详细考辨,深入分析了胡氏误注的原因.其文献考辩方法包括追溯史源、考证基础上的分析推论、以金石证史等,且能注意充分借鉴前人成果,取得了较高的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37.
<正>89.敷衍塞责的"塞"读s(音同"色"),而不读s i(音同"腮")。90.饮鸩止渴的"鸩"读zh n(音同"阵"),而不读ji(音同"鸠")。91.乘人之危的"乘"读ch ng(音同"成"),而不读ch n(音同"趁")。92.令人咋舌的"咋"读z(音同"则"),而不读z(音同"咋办"的"咋")。93.日臻完善的"臻"读zh n(音同"真"),而不读qn(音同"秦")。94.三聚氰胺的"氰胺"读qnɡn(音同"晴暗"),而不读q ng n  相似文献   
38.
汉字是形、音、义相统一的符号系统,汉语是音和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语言文字游戏作品就是对汉字、汉语言的形、音、义的灵活运用所创作出来的艺术佳作.语言文字游戏作品的辞趣是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声音和形貌的灵活运用造成的修辞效果.语言文字游戏的辞趣主要分为意趣、音趣和形趣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39.
文章分别从布迪厄关于社会文化的"符号暴力"与"惯习"理论,以及翻译目的论的角度考察了地名的功能与价值和地名标识"单一罗马化"原则的普遍适应性;针对我国各地城市中英文地名标识各行其道,互不统一的现象,分析论证了我国城市公交英文报站中的站名标识应主要遵循"音意结合"的原则。最后基于实例分析对城市公交站名的拼音与英文标识进行细致分类并分别提出可行化对策。  相似文献   
40.
?音在汉语方言中分布广泛,自西向东形成一条“?音走廊”.汉语方言的?音从音系结构上可分为音位型和音素型,从分布区域可分为核心区和非核心区.?音标应被纳入到国际音标表内,其发音方法和语音性质须得到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