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9篇
民族学   34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180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637篇
社会学   48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文章分别从布迪厄关于社会文化的"符号暴力"与"惯习"理论,以及翻译目的论的角度考察了地名的功能与价值和地名标识"单一罗马化"原则的普遍适应性;针对我国各地城市中英文地名标识各行其道,互不统一的现象,分析论证了我国城市公交英文报站中的站名标识应主要遵循"音意结合"的原则。最后基于实例分析对城市公交站名的拼音与英文标识进行细致分类并分别提出可行化对策。  相似文献   
52.
?音在汉语方言中分布广泛,自西向东形成一条“?音走廊”.汉语方言的?音从音系结构上可分为音位型和音素型,从分布区域可分为核心区和非核心区.?音标应被纳入到国际音标表内,其发音方法和语音性质须得到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53.
笙是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是古代八音乐器之一。笙的多声部有着与其他乐器不同的特点,并有创新意识,就这点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分析一下:笙的笙簧数量的发展;笙的和声的发展;笙乐曲的复调发展。从而论述笙音乐的丰富性,以及笙在多声部发展上不可磨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王念孙、王引之是我国传统小学的集大成者,在校勘古书、疏解词义的过程中,父子二人以自己的身体力行集中阐释了“形音义互求”的训诂思想和治学方法.其中,“综合形义,辨识音读”是“因声求义”的相反施行,是它的转换或变通,但在“破读通假、重审字音”,“订正讹字、注明字音”,“区别字形、澄清字音”,以及“辨别词义,区分多音”的过程中,父子二人的语言文字系统观同样得到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55.
隆林壮族八音是壮族北路八音的典型代表,与南路八音遥相呼应,两者共同组成了独具特色的壮族八音。文章从隆林壮族八音的历史渊源、组织形式、活动场合及社会功能、表演形式及音乐特征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为壮族南北路八音的比较研究以及更深入挖掘壮族音乐文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6.
<史记>中引入人物自创诗歌的真实性存在争议,但这些所谓人物自创的诗歌在<史记>叙事和刻画人物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以窥见到司马迁引诗入史的动机及其诗学思想.  相似文献   
57.
吴建生 《今日南国》2010,(17):59-59
语言可以求吉,同样,语言也可以避凶。求吉避凶是汉民族语言文化心理十分重要的两个方面。 在山西方言各类避讳词语中,谐音避凶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与谐音求吉相同,谐音避凶也是在同音词、近音词之间进行联想的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58.
韵律结构层次是由Selkirk[1]提出,Nespor&Vogel[2]、Hayes[3]和Zec[4]完善的。本文根据语言普遍的韵律结构和Zhang[5]提出的韵律结构层次三分模式,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论证韵素、音节和音步是英语基于响度的结构层次,英语韵素是基础的韵律结构成分,音节在基于响度的结构层次中处于枢纽地位,音步是节奏的基本单位。  相似文献   
59.
正笔者是一位从事多年小学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师,曾从事汉语拼音课程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孩子牢固地掌握汉语拼音,采用了一些巧计记音的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去年,笔者到社区学校工作,根据老年居民用手机、电脑却不会用拼音的情况,专门为辖区内的老年人开设了拼音课。在开课过程中,发现这些老年学员随  相似文献   
60.
<妙法莲花经释文>为日本僧人中算所作,书中的反切基本与<广韵>相同,也存在个别例外反切.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研究,发现了三种语音现象:一、浊音清化,全浊声母混入清声母没有什么规律;二、从邪相混;三、生书合流.浊音清化、生书合流属于隋唐以后典型的北方语音特点(日本汉音),从邪不分是六朝以后吴语标志性的特征(日本吴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