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3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13篇
丛书文集   294篇
理论方法论   56篇
综合类   908篇
社会学   89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英国作家曼斯菲尔德是著名的短篇小说家 ,她的文学创作受到俄国作家契诃夫的深刻影响。他们的作品有着极其相似的魅力。比较他们的主题表现手法和写作手法的异同 ,可以看到他们都善于从日常事件中发掘主题思想 ,注重情节在作品中的运用 ,强调人物的心理刻画 ,为短篇小说的创作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92.
论牵连犯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守才 《中州学刊》2002,2(5):180-182
牵连犯是罪数形态理论中的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本文在简要介绍了牵连犯的概念、构成条件及世界各国或地区对牵连犯在立法、司法和理论现状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了传统意义上的牵连犯理论在当前我国刑法理论上及司法实践中所面临的挑战 ,并进而论述了未来我国牵连犯理论的价值取向。本文试图从牵连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入手 ,对其价值取向略陈管见 ,以期对我国刑法理论的发展及立法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3.
《儒林外史》的"三复情节"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林外史》研究向来较少注意到它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前代小说传统的联系,其实此书暗用“三顾茅庐”之类“三复情节”模式不止一端,其用笔隐微几于使人不觉,而作品的讽刺意义因而更为深广,如马二先生游西湖是从“食色,性也”角度写他内心理欲之争等。这既是前代小说“三复情节”模式的影响,更是古代礼数观念和社会上“事不过三”等重“三”的风习潜移默化的结果。这一发现使中国古代小说“三复情节”模式的普遍性获得新的证明,也使“三复情节”概念对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理论意义得到加强。这对于总结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民族特点以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论也应当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4.
中国古典悲剧的圆形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古典悲剧在情节结构上,大多呈现出一种苦乐相错、悲喜交融的曲线之圆。在情节结构上则往往由顺转逆,继而转顺,亦呈现出一种善恶惩报、悲欢离合的圆形,这也是中国古典悲剧与西方悲剧相区别的最基本的格局和最显著的特征。文章在分析中国古典悲剧圆形结构的成因时,注意到了传统观念及其思维方式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95.
故意杀人罪是一个古的犯罪,不同的时代所展现的特点和方式有所不。在今天,杀婴并不是一个新的现象,却给刑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刑法应该注意到社会的某些变迁,对某些犯罪现象做出及时的反映,以适应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6.
微篇小说的情节变化主要通过两种基本模式来形成审美兴奋点,实现创作意图:一是“顺向变化———滚雪球”的模式;二是“意外突转———抖包袱”的模式,具体又可分为渐进式突转和抖然式突转。  相似文献   
97.
司俊琴 《社科纵横》2002,17(3):63-64
明代戏曲家吴炳的优秀讽刺喜剧《绿牡丹》的突出喜剧性体现在波澜起伏的情节冲突 ,令人捧腹的喜剧人物形象及题材与事件本身包含的喜剧因素中  相似文献   
98.
电影《归来》对原著的改编主要表现在对原著主题的简化和对原著政治背景的虚化。电影只截取主人公“越狱”和“释放”两次归来的情节,且做了很大改动。电影《归来》以浅层次的社会批判和深度的人伦温情代替对知识分子命运沉浮的悲悯,消减了原著中深层的哲理意味,偏离了原著主题,体现了张艺谋的惯性思维和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99.
定罪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定罪情节和量刑情节各有其特征。一般而言,它们性质不同,作用各异;但有些定罪情节与量刑情节功能具有交叉性和双重身分性。在同一案件中,两次适用双重身分情节,并非是对一个事实的双重评价。法定情节与酌定情节在影响刑罚裁量方面,具有一致性和功能互补性:法定情节决定量刑的基本方向,酌定情节起补充和具体化作用,能决定具体刑度。对于多功能情节以及在多种量刑情节并存时,应当根据适当的原则和科学的方法进行具体处理。  相似文献   
100.
一是莫躺着看电视。由于躺着看电视时,人的躯体活动少,被电视情节所吸引时,头部就会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使颈部肌肉疲劳僵硬,当头部转动时,肌肉应答能力就会减弱,背部会有酸痛感,严重时会出现胸椎小关节紊乱,不仅背部有痛感,胸前也可能有疼痛感。这是因为胸椎周围软组织比较薄弱,容易导致关节错位、骨肉扭伤,还会诱发颈椎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