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44篇
  免费   1353篇
  国内免费   135篇
管理学   1146篇
劳动科学   70篇
民族学   7921篇
人才学   527篇
人口学   102篇
丛书文集   10272篇
理论方法论   1624篇
综合类   23218篇
社会学   2442篇
统计学   210篇
  2024年   130篇
  2023年   657篇
  2022年   385篇
  2021年   635篇
  2020年   790篇
  2019年   735篇
  2018年   346篇
  2017年   733篇
  2016年   984篇
  2015年   1475篇
  2014年   3080篇
  2013年   2821篇
  2012年   3294篇
  2011年   4034篇
  2010年   3617篇
  2009年   3121篇
  2008年   3401篇
  2007年   2866篇
  2006年   2365篇
  2005年   2257篇
  2004年   2118篇
  2003年   1933篇
  2002年   1587篇
  2001年   1445篇
  2000年   1075篇
  1999年   515篇
  1998年   330篇
  1997年   257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共产党宣言》科学归纳了资本主义文化形成的历史进程,对世界历史境遇下的文化发展趋势作了详尽的阐发.透过“世界文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具体进路,呈现了文化随生产力、生产关系、全球化而发展的基本逻辑,提供了文化建设与文化治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世界文学”思想考察当今诸多的文化现象与有关文化发展的思想观点,可以获得多方面的思想洞见.文化具有经济性,也具有政治性;具有民族性,也具有融合性;文化发展具有被动性,也具有主动性.文化保守主义、文化封闭主义、“普世价值说”与文化发展的基本逻辑相背离.创新、交流、自主应成为文化建设与文化治理坚持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是以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为前提的。在全新的社会制度下,知识分子虽然在理论上与工农兵具有法律上平等的社会地位,但在现实中他们又不得不接受"人民"的改造。在工农群众面前,我们能明显感觉到知识分子的"道德自卑"和强烈的罪恶感。因此,自觉地向工农兵学习,成为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获得道德救赎的唯一出路。知识分子与工农兵的情感认同是一个时代的选择,也是一代知识分子的历史义务和道德职责。  相似文献   
13.
胡适是新文学理论的奠基者。胡适的新文学理论以自由思想为思想资源,提出新文学作家不唯信传统、宗教、权力,坚持自主的理性思考,主张用白话取代文言,革新中国文学的语言工具,打破独尊文言,立足点和出发点是满足人的自由言说,真实的叙述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自由地抒写个人的思想情感,提倡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敢于写出社会的种种黑暗、腐败龌龊情形,突出鲜明的批判精神,勇于批判社会的种种束缚人的解放的文化,体现人的觉醒和人的发现,创造尊重个人价值的人的文学,奠定了新文学理论的自由思想传统。  相似文献   
14.
1950年代形成了"本质—特征论"的文学定义,即先界定文学的意识形态本质,再界定文学是用形象的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体现意识形态的特征。这一定义的思维方式是先界定事物的普遍性,再界定事物的特殊性,突出事物的普遍性关联,轻视事物的独特性质的揭示,使得文学研究本应着重研究文学的特殊性成为空话,不利于认识文学自身的规律。1980年代的文学审美论试图突破这种定义方式,但1990年代以来,反本质主义的文学语境论再次回到从事物的关联性定义事物的思维老路,文学自身本质问题受到质疑,弱化了文学与审美关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近代中国民族复兴思潮的形成过程。但民族复兴思潮发展到"民族复兴运动",则是1931年以后之事。它率先起于民间,本只是"思潮"的一种强化说法,但这种社会意识氛围却正好为取得执政地位不久的国民党当局所运用。国民党一方面输入传统儒家精神,一方面公开鼓吹独裁救国和对领袖的绝对服从。在多种合力推动下,1930年代中期"民族复兴运动"进入舆论论述高潮。这些论述涉及到"民族复兴运动"的总体阐释,也涉及如何结合各自的行业或从事的事业贡献于"民族复兴运动"。时人迫切希望"运动"能落到"实处",但落实不易,"高潮"成"高调"。  相似文献   
16.
17.
每当先进的发展制度开始取代落后的发展制度时,整个世界格局就会进入重大的转换阶段。在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有两次重大的历史变局完全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轨迹并深远地影响了当前中国的发展模式。新时代下的中国作为前两次历史变局影响的客体,曾经既是先进发展制度取代落后发展制度的受益者,也经历过作为落后发展制度主体而被先进发展制度冲击的过程。目前世界正处于第三次先进发展制度与落后发展制度交替的历史变局阶段,作为第三次重大历史变局的主体,在三次千年历史变局叠加的背景下,能否有效地认识、适应并改造利用前两次历史变局的经验与教训,构建系统性、科学性、可行性、领先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决定中国在本次历史变局中能否顺利成为先进发展制度的主体从而实现民族复兴。  相似文献   
18.
刘权 《生存》2020,(10):0072-0072
小学语文不仅侧重对学生读与写的能力培养,还指导学生在语文的长期影响中提炼关键内容,锻炼学生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同时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夯实基础。因此,建议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将注意力从分数上转移,重点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升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9.
刘倩 《阴山学刊》2015,(1):36-40
《银狐》是郭雪波在对民间传说和历史资料整合的基础之上创作而成的。作者通过叙述常年栖息于科尔沁草原的一只银狐与人类、现实的关系和冲突,构成了小说内在叙事张力。虽说目前学术界已经开始关注这部小说内容、题材和创作方法的民间特色,但从叙事学的角度,在民间语境中对它予以观照的甚少。因此,有必要对小说的民间性叙事特做纵深拓展。也就是说,从小说的民间资源和叙事策略,探讨民间叙事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20.
船山思想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和民族复兴的启蒙先声。在马克思主义与西方民主、科学传播中国之前,船山思想便率先"破块启蒙",成为引导社会变革的启蒙先声。船山启蒙思想主要表现为:变化日新思想、民族爱国主义思想、批判封建专制思想、文明进化思想和人欲解放思想等。正是船山启蒙思想孕育出近代社会变革的思想源头,梁启超概括其为社会变革"最初的原动力",章太炎总括其为近世民族复兴"木本水源"的思想本源。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在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最辉煌的景象,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民族复兴和现代化事业的一个重大课题。船山思想不仅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也具有"日新"的当代价值。弘扬以船山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正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