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2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37篇
管理学   91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83篇
人才学   47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987篇
理论方法论   165篇
综合类   3229篇
社会学   167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264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将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 ,用人物自己的行动来表现其性格是杰克·伦敦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该文拟通过分析杰克·伦敦的若干代表作 ,探索他作品中深刻的文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即 :在充满野性的大自然里 ,人物可凭借非凡的毅力、克服种种障碍取得成功 ;在充满弱肉强食、残酷无情的野性的资本主义社会中 ,则人沦为机器 ,甚至人不如狗  相似文献   
62.
本文利用认知语言学的词义分析理论、不对称和标记理论以及隐喻理论对空间维度词“粗、细”的实指义和隐喻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释。其实指义的具体内容包括“粗、细”维度的常态和异态 ,“粗、细”维度与“长、短”维度的依存关系和组配规律 ,以及与“大、小”维度的蕴含关系。“粗、细”的隐喻义包括表示声音、心智、性格等。并揭示了其隐喻义与实指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3.
韦武 《百色学院学报》2006,19(2):102-107
战争军事意象是稼轩词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突出特征。密集的军事意象群,连结成雄豪壮阔的审美境界,体现了辛词的个性特点,也反映了两宋词史上的又一重大变化,即男子汉气概的激扬,词中女性的柔婉美最终让位于血性男子的力度美和崇高美。稼轩豪放词中的军事意象,体现了作者博大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盼望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强烈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64.
在杜甫诗歌中,燕子是一种用得比较多的动物意象,可以把它描述为政治理想状态下的燕子、审美意义状态下的燕子和道德理想状态下的燕子。杜甫在诗歌中对燕子的吟诵,勾画出了他在个人政治理想追求和士人道德理想追求过程中的内心变化和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65.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译者应在翻译中尽量保持独创性意象,舍弃废弃不用的或陈腐的意象,以新的意象代替旧意象,或直译加注去解释原语文化中的特有意象。  相似文献   
66.
现阶段,由于制约民营企业市场公平竞争的深层次文化因素依然存在,客观上阻碍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造成了民营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事实上的不公平。因此,为民营企业营造更为宽松、更为公平的竞争文化环境,成为政府、社会和民营企业自身所面临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67.
银川城在明朝是西北军事防御重镇,九边重镇之一,有“关中锁钥”之称。然随着中原王朝边疆经略的变动以及地方行政体系的变革,银川由西北军镇进而转变为地方行政中心,并发展成为“西陲一大都会”。由明入清时期银川城市意象不断变迁,这些意象的变化表面看来是对一城市表象表达的改变,实则是城市功能变迁的直接反映,其变迁发展与中原王朝边疆经略政策以及地方军政体系演变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68.
抗疫公益广告作为社会动员中传媒动员的有机组成部分,呈现出与新闻舆论相伴随和相呼应的特征。从“对社会动员”到“由社会动员”的转向中,抗疫公益广告自下而上的“由社会动员”特性,唤起了公众从内心到行动的同意、认同和参与,是中国抗疫行动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基于理性的舆论引导、信息激活功能,以及感性的氛围营造和共情营造功能,需要从社会动员和广告传播两个领域对之进行研究。抗疫公益广告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足,需要从顶层设计、激励和评价体系构建、共情营造和广告引导、国际传播等方面进行应对和提升,使其在抗疫社会动员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69.
长期以来,国家自上而下的社区规划变迁,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组织载体和制度保障,但农民的主体性和社区的自主性依然没有被充分激发起来。文献研究发现,对社区内涵和定位认识的不同理解会产生农村社区建设是基于共同体意识的凝聚、还是国家行政权力向基层社会延伸两种演进脉络。以关中袁家村为例,从为何营造、营造什么、怎样营造三个层面切入,尝试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改善民生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产、文、人、地、景”的乡村社区营造,国家规划变迁和社区自主实践相结合。指出乡村社区营造何以成功的启示是“三位一体”现代社区内涵的正确理解及其功能的准确定位,其引发的本土实践体现了国家主导和社会参与的互构效应。  相似文献   
70.
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贴近其原生社区的生活常识,承载村落记忆和文化共识,内含民族文化基因。本文基于"乡土记忆—社区营造"的研究框架,以湖北巴东堂戏保护为例,采用口述史的方法探索非物质文化传承困境和保护机制的创新,认为应通过乡土社区营造,实现地方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的并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长的地域空间,构建政府、学界、企业、新闻媒体和村落居民五位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文化建设网络,变"碎片化的补救保护"为"区域整体保护"和"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