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95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169篇
社会学   11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与历史著述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一说法向为学者定评;以之探讨和论述历史,也为学者重视。然而,以之研讨中国传统法制文化,则不多见。本文试图以元代著名杂剧《窦娥冤》为例,来探讨元代法制的若干问题,以期有补于中国传统法制文化的研究。在方法论上,本文拟以《窦娥冤》文本与元代法律资料相互释证以及叙述与评论结合的方法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2.
33.
"感应母题"是中外文学共有的文化母题。中国古代早期的文史记载中便蕴含了"天人感应"母题。从印度传入的大量佛经及民间故事中也蕴含了这一母题。佛经"感应"故事所具有的印度神话的夸张性、荒诞性、神异性及虚幻性对唐传奇小说母题起到了很大的触媒作用。此外,佛教"感应母题"所宣扬的果报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天人感应"思想的有机融合,亦极大地催化了"感应母题"的风靡。  相似文献   
34.
董仲舒哲学将现实的伦理性问题提升到形而上学的层面,使其抽象化、绝对化,再以此为标准,用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明确显现出与"伦理的存在论化(Ontology of Ethics)"有关的一些基本性特征,为此,他采用的主要办法是先把人的日常行为投影到阴阳理论中,然后再根据这一阴阳理论规定人伦关系。但是他的天人感应说在实现天的人格化之时,还与灾异学说相关联,几近把天表现为有意志的主宰性的人格神。由此,在董仲舒哲学中,道德价值的根源从自觉的人心转移到了有意志的天,结果,只要符合天意就认定其是有道德的了。因董仲舒理论中有过度神秘化、宗教化的因素,它与先秦时期孔孟的天的概念差距很大,所以不容易被儒家的正统理论所接受,后来受到了许多批判。  相似文献   
35.
春节过后,我国很多地方开始进入绵绵雨季。虽说春雨贵如油,但没完没了的雨水,却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最直接的困扰是,洗好的衣服,晾了好几天都不干。这时候,一台好用的干衣机就派上用场了。独立式及洗衣烘干一体机在选择干衣机之前,首先要搞清楚干衣机的种类,这样才方便从中选出适合个人需求的烘干机。从结构上看,家用干衣机分为独立式干衣机和洗衣烘干一体机两种。一体机比独立式干衣机更省空间,而独立式干衣机则加热更快、效率更高。如果从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36.
单摆非线性运动方程的微扰近似解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具有阻尼因素的单摆非线性运动规律。根据相应的线性运动方程精确解,通过求解修正项,给出逐步逼近的近似解方法,并讨论了解的误差问题。  相似文献   
37.
地震在古代道经当中有着相当丰富的内涵,除了作为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基本含义之外,还可以作为高道成仙时的一种详兆、帝王驾崩时的凶兆,以及神仙在讲经说法或者施展法力时的一种表征.对于引起地震的缘由,则主要是用天人感应说、气化论、五行学说以及善恶报应说来进行解释.对于地震的预测以及通过各种斋醮科仪,道印、道符、道箓、咒语等法术来化解地震的方式,道经中也有相应的记载.  相似文献   
38.
正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西藏雷电发生的频率要高出四五倍,年平均雷暴日介于57.1~78.8天之间,而拉萨的年雷暴日数达90多天。布达拉宫的相对高度117米,东西绵延360米,南北宽约300米,殿宇楼阁近1000间,面积达12万平方米。如此高  相似文献   
39.
好恶与生存     
好恶是人心对外部存在(如名利、义)的反应,表现为情。好恶之情是气质人心与外部存在之间的气质感应,好好色、恶恶臭。从孟子开始,儒家以性释心,心动变成性动。好恶是性的活动。基于性的好恶不仅是自然的活动,而且是必然的活动。这种自然而必然的好恶构成了人类生存的基础性原理。自然的好恶仅仅确保了人的自然生存,不能体现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40.
基于最新的全国42部门投入产出表,创新性地编制出2007年全国能源投入产出表、全国绿色能源投入产出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两表间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及能源部门环境成本弹性系数,结果表明:煤炭开采业、石油开采业、火电业和炼焦业对其他部门的制约程度更大;石油开采业、石油加工业、火电业和炼焦业对其他生产部门的“拉动”作用明显下降;天然气开采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有明显改善;煤炭开采业、石油开采业、火电业和石油加工业的生产成本受环境治理成本变化影响较大.鉴此,提出中国“十二五”期间能源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