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8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68篇
人才学   2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46篇
理论方法论   74篇
综合类   1189篇
社会学   123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由模仿开始的中国荒诞戏剧在经历了20年的吸纳、误读之后,最终形成了带有中国特色的荒诞喜剧。中国荒诞喜剧的生存形态主要有搬演型、解构型、组装型、原创型等四种。其形态特征主要包括闹剧式的舞台呈现、隐晦深刻的思想表达模式、反讽的美学构成、喜剧的终极效果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92.
在中国古典戏剧发展史上 ,“戏剧”一词有其原初意义和语义流变历史。这一事实却为2 0世纪的戏剧史研究者所忽略 ,因而他们关于戏曲起源的考索不能全面揭示中国古典戏剧的性质。“戏剧”与“戏”、“剧”等词一样 ,具有“扮演”与“游戏”两大意义项 ,但是 ,历来的戏剧起源研究者都关注“扮演”的意义项 ,并由此为中国戏剧溯源 ,而忽略了“游戏”的意义项。这种溯源实际上是在演绎“艺术起源于歌舞”的艺术观念。中国传统的文艺功用论 (诗教 )、 2 0世纪的救亡图存、经世致用的文化语境激励着 2 0世纪的戏曲考原者选择“歌舞说”而放弃“游戏说”。“戏剧”的“游戏”意义项正是“戏曲”概念所没有的 ,“戏剧”概念因其巨大的包容性而更能体现中国古典戏剧的艺术精神与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993.
本通过剖析超自然因素在莎士比亚剧本《麦克白》中的几次出现,及其与剧情演进,主人公性格发展的相互关联,旨在以功用诗学和心理分析的相关理论来分析超自然因素在该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剧坛掀起一股不小的“荒诞热” ,诞生于此期的新时期荒诞型探索戏剧是西方荒诞派戏剧思潮冲激与中国现实国情交汇的产物。它在人物、情节、时空、风格、手法上同荒诞派戏剧有相近相似之处 ,但两者之间又存在很大差异。荒诞型探索戏剧主题是高度理性、轻度荒诞、严肃明确、易于把握的 ;人物虽也有夸张、变形、正反同体、阴阳转换、类型化、符号化、漫画化特征 ,但还重视性格刻划 ;情节荒唐奇诡 ,不可理喻 ,但并不“反情节”、“反戏剧” ;风格怪诞 ,悲喜混合的荒诞型探索剧可归之于以荒诞手法创作的现实主义之作。荒诞是手段 ,最深刻地揭示社会人生的本质和真理才是目的 ,表现荒诞只是为了消灭荒诞  相似文献   
995.
戏剧意象就是指戏剧中的审美意象 ,它是作者思想情感、审美理想和理性思考借以显现的感性表象 ,具有精神内容和物质形式相统一的特质。戏剧意象的创造是使戏剧获得隽永的诗意和深刻的哲理的关键。奥尼尔和曹禺的戏剧意象设计是诗意和哲理相融合的上品 ,研究和欣赏他们所设计的意象 ,既可以为戏剧创作提供借鉴 ,又可以从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相似文献   
996.
论三峡库区民间传统戏剧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库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与民族的灵魂,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它对促进库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作为库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艺术建设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活跃部分,在库区社会主义经济、文化艺术、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已经被全社会所重视。因此,本文针对三峡库区民间非物质文化戏剧遗产保护现状,以及如何保护和开发好库区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它在促进库区社会和谐、民族文化自觉及价值认同中发挥巨大作用进行了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997.
寸心 《新天地》2011,(1):30-31
"丑房客"娶了离异大姐魏宗万今年72岁,祖籍浙江余姚,出生在上海。1959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大学毕业后,因为家里住房紧张,同学亲戚家正好有个闲置的阁楼,就把魏宗万介绍了过去。魏宗万朴实、勤快,说话风趣幽默,房东4岁的外孙女于虹很快和他"打"成一片,魏宗万没有想到,这个漂亮、可爱的小姑娘后来竟成  相似文献   
998.
美国杰出戏剧家田纳西.威廉斯的作品虽多以现代工业城市为背景,但也不乏自然世界的参与。在创作力最为旺盛的405,0,和60年代,威廉斯以高超的创作技巧为观众展示了三种自然世界。前两种自然在威廉斯的笔下都是被动和客体的角色。在第三种自然世界里,威廉斯真正走入了原生态自然,从交互主体的角度整体性地来欣赏原生态自然,从而揭示了自然独立存在的美。  相似文献   
999.
包括元杂剧在内的中国戏曲是最具有全面性的综合艺术,其构成至少包括歌舞、科白及代言体的故事扮演这几个主要方面。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指出"杂剧之为物,合动作、语言、歌唱三者而成"。这句话概括出了歌舞与动作表演在中国戏曲构成中的重要地位,而先秦时期的乐舞、巫觋歌舞以及优的表演则孕育了后世戏曲表演艺术的因子。因此,研究中国戏曲的发展,可以从先秦"乐舞"、"巫"及宫廷"优"的表演中寻得其发端。  相似文献   
1000.
1955年老舍受命翻译了萧伯纳的戏剧《苹果车》,朱光潜对译稿的校审意见认为老舍翻译有的地方灵活,有的地方直译相当突出,等等。老舍应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萧伯纳剧本独特性所至;语言作为意识形态的工具,老舍巧妙地将赞助人要求的翻译"语言的阶级性",转化为语言中包含着阶级的特定要求,从而使翻译成为两种语言的互补与互动;老舍把翻译当成潜在创作,在他的创作受到种种限制时期,企图借翻译引进戏剧新文体,促进汉语和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同时,分析了朱光潜对老舍译文评价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