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75篇
  免费   424篇
  国内免费   43篇
管理学   540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104篇
人才学   64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2999篇
理论方法论   526篇
综合类   5197篇
社会学   352篇
统计学   43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385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200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330篇
  2014年   478篇
  2013年   410篇
  2012年   580篇
  2011年   649篇
  2010年   640篇
  2009年   638篇
  2008年   644篇
  2007年   553篇
  2006年   495篇
  2005年   495篇
  2004年   433篇
  2003年   466篇
  2002年   403篇
  2001年   337篇
  2000年   278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91.
辛亥革命与中国教育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步伐.民国初年,在蔡元培和他的同事们领导下所进行的教育改革确立了新的教育宗旨,制订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力图清除封建主义的影响,改变价值取向的单一.这一切不仅在指导思想和学校制度层面为中国教育近代化奠定了一个新的基础,而且在实践层面有力地促进了普通教育和实业教育的发展,使清末以来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极不平衡的局面得到较大改变,初步形成了严格意义上的近代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92.
张璁继承永嘉功利学派的思想,对当时社会存在的严重弊端,进行了改革,并在清理勋戚庄田、撤除镇守太监、清理吏治、倡廉反腐及改称孔子为至圣先师而不称王的改革实践中取得了成功.后人认为他事功似胜张居正一筹.  相似文献   
93.
垂直性研究与开发合作联盟的博弈模型新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修改了Banerjee和Lin (2 0 0 1)提出的博弈模型 ,在考虑了组成研究与开发 (R&D)成本因素的条件下 ,重新考察了产业内形成垂直的R&D合作联盟的动机 ,得出上游 (或下游 )企业的利润与下游企业的数目之间并不存在特定的关系 ,根据CassimanBrano (2 0 0 0 )的研究结论 ,认为应该对产业中的基础研究工作给予R&D补贴  相似文献   
94.
研究了基于第二类Chbyshev多项式Un(x) =sin(n + 1)θsinθ 之零点为插值节点的Gr櫣nwald算子 ,并得到加权L1逼近的收敛阶估计  相似文献   
95.
亨利·詹姆斯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他一生关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他横贯两大陆的特殊生活中 ,他发现欧洲代表一种文明 ,美国则代表另一种文明。美国人有很强的道德意识 ,尚未被虚伪诡诈、势利庸俗的世风所玷污 ,但他们诚实的背后却隐藏着无知 ;欧洲有灿烂的文化 ,所以 ,欧洲人有教养 ,有品味 ,但他们却道貌岸然 ,内心充满门第等级、虚荣傲慢等传统偏见。通过新旧两大陆文明的对比 ,詹姆斯试图发现并阐释一种新的文明社会 ,使人类能在更高层面上和谐相处。他对此理想文明社会的探索及追求贯穿于他的主要作品及他的一生。  相似文献   
96.
蒲松龄在《聊斋》中积极鼓励士人“弃儒从商” ,但他仍持“右儒左商”的态度 ,“从商”的目的仅仅是士人为了摆脱自身的穷困 ,尔后重新实现“儒业”的理想。蒲松龄主张儒商在经商活动中不失“儒家品德” ,这无疑寄托着作者的理想。《聊斋》中对“儒商”的致富过程叙述过于简略 ,看不到“儒家品德”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这是作者毕生投身举业而缺乏商业活动经历的缘故  相似文献   
97.
试论儒家道德教育的继承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是中国道德文化的精华,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特别是儒家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把它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对学校的道德教育具有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8.
战国末年,整个社会思想文化处于一种失去重心和平衡的混沌状态.荀子力图拨开迷雾,重建儒家的人文主义精神.为此,他从礼的起源,礼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礼欲关系和礼法关系等方面来改铸先儒之礼,从而实现对礼的理念的拓展和重构.  相似文献   
99.
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小说《金字塔》,采用隐喻与写实相结合的叙述方式,构建了一个展现世态人情和人性善恶的真实世界。与作者的其他作品相比,《金字塔》风格独特,叙事新颖,具有不可忽视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100.
为纪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应当对这位特立独出的中国伟大小说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作出新的审视和理解。本文认为,曹雪芹的文学成就并非个人的才华所至,而是一种氏族文化特色的丰厚积累的高层造诣。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提出应从氏族文化的角度纵观弘览,方能认识曹雪芹的才华、造诣是一种三千年的中华文化珍贵积累;若将他“孤立”起来,把《红楼梦》视为一个“个体”的一时的偶然的文艺产物,必致失于肤浅甚至走样失实。本文从周初武王克商为始,以“诗礼簪缨”为表现为脉络,论证了曹氏自周初至明末的曹姓氏族文化概貌、文化特点,抉示了他们的“门风”“世德”——即曹雪芹开卷即特笔标出的“诗礼簪缨”之族的具体历史内容及其意义,从而显示了《红楼梦》是中华文化小说这一命题的实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