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52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77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技术进步引发的产业革命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要素禀赋的积累,其中技术的引进、模仿和创新对经济增长有着决定性贡献。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需要技术选择、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应从中国实情出发提供汽车产业技术政策支持,以利于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62.
后发优势理论对我国西部后发地区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后发优势理论产生的历史渊源,并归纳了发展过程中各种主要观点,阐述了后发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指出后发地区通过引进、模仿、学习(包括技术和制度两方面) ,可获得后发利益,从而具有后发优势。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我国西部地区,即后发地区应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技术性、制度性后发优势,实现经济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63.
64.
该文考察了新中国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几个阶段,说明了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是加速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指出当前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如何建立和形成技术引进与国内研究开发相协调、相互促进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机制。在这个问题上要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同时要制定和完善保护扶植国内研究开发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5.
各国的企业发展史告诉我们 :技术进步不仅能够开发新产品和开拓新市场、扩大企业的发展空间 ,而且还能够通过改良原有的生产方式和技术关系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技术进步的实现 ,关键在于企业必须进行研究开发。同时也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保护。着重分析总结日本企业通过研究开发实现技术进步的历史过程和现状 ,以期对我国现阶段的企业发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6.
技术引进、自主创新是实现技术进步的两个重要途径,构建技术引进、自主创新对技术进步影响的混合有限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并以江苏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990—2004年,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负相关,未表现出预期的正向作用;自主创新投入对江苏省技术进步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技术引进、自主创新投入与技术进步间均未表现出显著的G 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7.
本文从产品质量视角测算技术差距,构建门限回归模型检验技术差距对技术引进的作用机制,识别我国制造业各行业适宜性技术进步路径。结果发现:我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呈上升态势,但出口产品质量整体低于美国;中美高质量产品行业差异性和互补性明显,美国相对高质量的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而中国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比较优势。采用门限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三大要素密集型行业,技术差距对技术引进都存在门限效应,其中劳动密集型行业在门限值之前,技术引进阻碍技术进步,达到门限值之后才起到促进作用;资本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情况恰好相反;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当前的技术差距情况下,技术引进始终促进技术进步。因而,应依据行业技术差距和自身要素禀赋条件,采取差异化的技术进步路径。1  相似文献   
68.
在我国一些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产业部门发展中,下游最终需求部门动态地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一方面促进了自身部门的迅速成长,另一方面造成了对上游本土装备制造部门的市场空间的挤压和替代效应。由于本土装备制造部门长期缺乏足够的市场份额的支撑,因此难以实现"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市场份额上升—研发投入增加"的正向循环。本文构建的数学模型从理论上解释了这一现象。我们以其下游行业出口导向特征明显的纺织缝制装备制造业为例分析了这一传导机制。分析表明,纺织服装企业为了满足全球价值链中"买方驱动者"的各项标准,所采取的动态引进国外设备的模式,抑制了本土纺织缝制设备企业技术创新潜力。Granger因果检验进一步验证,下游动态技术引进所造成的市场需求转移,对本土设备企业的技术升级产生了严重的制约。据此我们认为,从技术追赶与市场份额追赶的互动角度,突破市场需求限制,是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升级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69.
本文主要对1935年出版的<七省华商纱厂调查报告>中的数据进行了再整理与挖掘,并结合民族棉纺织工业技术引进的实际情况,估算了近代民族棉纺织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对产出的贡献率,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民族棉纺织工业发展波动的原因以及该行业之所以能够充分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70.
“日本模式”的核心与政府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模式"是战后作为资本主义后进国的日本,以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主导下的技术革新为核心,凭借以"市场失败论"为理论根据的政府干预,实行一系列超常规政策,推动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最终实现高速追赶欧美的经济发展模式.实施强有力的政府干预是"日本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为确保这一模式的顺利运行,特别是推动以技术引进为主导的技术革新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日本模式"依然值得那些还处于追赶型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