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4篇
社会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21.
社区矫正制度是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型的刑罚执行措施,它体现了刑罚执行制度由严趋宽的国际趋势。在促进罪犯重返社会、减轻监狱压力、避免轻犯交叉感染、合理配置行刑资源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社区矫正自2002年在我国开始试点,目前已大范围试行。我们认为,社区矫正在其理论渊源、执行主体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亟待厘定和澄清。只有真正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构建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矫正制度,从而发挥这一新型刑罚执行措施的应有功效。  相似文献   
122.
社区矫正是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由于受重刑观念和报应刑思想(主义)的影响,我国司法机关在司法实践中较少选择适用社区矫正刑,这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社区矫正制度功能的发挥。因此,应完善相关方面的立法工作,确立“慎用监禁刑”或“社区矫正惩罚方式应被优先考虑”原则;设置专门的审判机构和社区矫正机构,建立缓刑和假释前调查制度,设置社区矫正工作检察监督机构。  相似文献   
123.
犯罪附随后果的规范化、体系性建构的现实困境为传统犯罪中的报应性附随后果是否具有适当性的问题。微罪的立法初衷及目的在于预防而非报应,故与报应性犯罪附随后果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基于社会法制文化认知所形成的“隐性附随后果”在微罪中并不存在。微罪应确定为法定最高刑为1年有期徒刑以下的犯罪。微罪附随后果原则上不具有适当性,微罪记录原则上不应当被披露。微罪记录封存制度是解决目前微罪附随后果问题的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4.
元宇宙概念风靡国内学界后,既存研究往往强调定义元宇宙应以人为本,却忽略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群众为本,遂普遍基于“学者想象”重返强效果论窠臼,把群众抽象为“被进化”的超人或“被操控”的末人,极难聚焦概念热潮所遮蔽的真实民生问题。研究引入民间理论视角,考察河南省B市X县城这一基层社会的典型样本,对44名群众开展半结构访谈,发现四项元宇宙的民间理论:(1)元宇宙最符合体制内需求;(2)元宇宙是发展的负担;(3)元宇宙对寒门学生不友好;(4)“元宇宙,咱走着瞧”。其中,(4)在(1)(2)(3)的认知—情感基础上传达行动意向、构成理论纲领,反映了一种本土特色技术政治学现象:技术犬儒主义式抗议。此类抗议呈现技术犬儒主义的表面形式,但内核是报应观;它既证明被剥夺“未来定义权”的群众仍保持着作为理性行动者的主体性,又证明元宇宙概念本身与其说是补救时弊的技术解决方案,不如说是正在基层社会加剧阶层隔阂、矛盾的触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