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65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41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3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4 毫秒
21.
美国经济在经历了 1 998年的强劲增长之后 ,目前仍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和增长势头。这主要得益于美国实体经济比较健康 ,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同时 ,美国经济也蕴藏着风险 ,尤其是股市攀升速度过快 ,导致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剪刀差与日俱增 ,使股市中的泡沫不断膨胀。投机泡沫对经济的潜在破坏作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否则 ,将对世界经济产生强烈冲击  相似文献   
22.
欧盟是四川仅次于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近几年来,四川对欧盟贸易持续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相对于四川外贸进出口的总体形势,欧盟对四川贸易增长速度偏低,跟不上四川外贸整体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3.
改变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国民经济的一元化发展,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核心。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仍然明显,是改革开放前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战略及政策措施导致了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并长期存在。数十年来,中国实施的一系列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农业和非农业政策措施,在某些方面或总体上存在着对农业的负面影响。土地节约型和劳动力使用型技术的开发与扩散、非农业部门就业的迅速增长、行政性负担的减少和农业科技体制的创新及大量教育资源的投入,是促进农业发展,实现经济一元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24.
中国经济波动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中国经济波动的性质及影响因素,运用数理统计和回归分析方法对中国经济数据进行了单位根检验,揭示了中国经济增长加速度(GDP的二阶差分)具备随机游走性质;同时分析影响中国经济波动的因素,从供给角度解释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历程.分析认为: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解决中国当前的资源瓶颈,最根本的方法是要从促进技术进步、实施全面改革等供给因素着手.  相似文献   
25.
国际财经     
《经营管理者》2007,(9):6-7
美财政赤字将有下降;俄允许外企股票进入;利率影响欧美英房价;东盟各国拟实现一体;美对华贸易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26.
形成牵引经济持续增长的大城市圈,是中国参与21世纪国际竞争,并获得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当今中国能够真正参与国际竞争的地区,主要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更准确的说是这三个大都市圈。但是这三大都市圈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中,珠三角大都市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分工不明确,产业结构雷同;外源型经济和内源型经济还没有形成合力;科研成果不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人才储备不足,激励机制不够;都市圈内核心城市的功能作用发挥程度十分有限:腹地狭小,发展后劲不足等。珠三角大都圈要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都市圈,就必须在整合资源、完善功能、培养人才、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有新的举措。  相似文献   
27.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的预算管理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面临着寻找在价值持续增长模式下的预算管理的理论与实际应用的难题。文中从企业价值持续增长的理念出发,以价值驱动因素为导向,建立战略导向型预算控制体系,对预算控制进行分析研究,拟提出价值型预算控制在企业中具体应用的一些新思路,以解决企业实际操作层面上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28.
北京市海淀区现辖22个街道办事处、7个镇,全区共有常住人口340余万人,其中户籍230余万人,流动人口逾130万人。与前两年相比,总人口持续增长,流动人口近年稍有减少,全区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700余人,最高密度近4万,是北京16个区县中的人口大区。  相似文献   
29.
对于构建中印自由贸易区的理性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一种手段。随着两国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中印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条件趋于成熟。建立中印自由贸易区对于促进中印贸易的持续增长、实现两国企业的规模经济、促进两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加强两国政治关系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两国应该排除困难和障碍,以期早日建立自由贸易区,开创发展中国家之间合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0.
中国近几十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奇迹"。在探讨中国为什么能够创造经济增长"奇迹"的时候,很多人认为"人口红利"的影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人口红利"也因此和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前景联系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