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5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6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1.
申震 《经营管理者》2011,(6X):371-371
文章通过阐述无功补偿的现状,数据理论分析了无功补偿对电力调度节能损耗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超导技术应用中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交流磁滞损耗.文中分析了交变磁场与传输电流不同相时,扁带超导体内的磁场分布情况。根据比恩和基姆模型,建立起等效的磁场分布模型,导出了单位长度的平均磁滞损耗.并给出了磁滞损耗随位相差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针对平行带状线间的耦合问题,比较了平行带状线间不加孔栅和加孔栅的耦合干扰问题,研究了平行带状线间距不同时加不同孔栅结构的抗耦合干扰情况,分析了孔径与反射损耗的关系。通过计算与仿真,得到了一种新型的孔栅结构,有效地抑制了平行带状线间的耦合干扰。  相似文献   
14.
15.
语言损耗研究在国外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在理论方面建立了许多相对完整的框架和独特的研究途径。早期语言损耗研究主要来源于心理学研究中的记忆和遗忘的观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借助于认知语言学,最近几年,许多学者开始从社会语言学视角研究语言损耗。通过对语言损耗研究的退化假说、提取失败假说、储存范式假说、重新学习假说、中介语假说、普遍语法途径和社会语言学途径等几个重要理论模式所做的介绍,以及对我国现在的语言损耗研究所做的初步总结,我们认为,我国语言损耗研究应该吸收国外的研究成果,并据此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奇异电路存在能量损耗,对于这种损耗给出了一种无须应用电磁场理论而应用电路分析和微积分计算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用横向谐振法分析有耗介质涂覆导体平面上的表面波。结果表明,这种表面波在传播过程中将受到衰减,但不辐射。可见,用有耗介质材料涂覆的雷达目标上的表面波对RCS将没有直接的贡献,但是当传播过程中遇到不连续性或不均匀性时,表面波可能转变成新的辐射源,因此应当考虑对表面波的抑制。  相似文献   
18.
针对飞轮储能用永磁同步电机散热困难的问题,以某额定功率为300 kW、转速为10 000 r/min的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利用磁热耦合的方法,对永磁同步电机的损耗和温度场进行模拟及测试分析,研究永磁同步电机的损耗及电机热分布;利用热仿真模型,研究电机关键部件散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温主要集中于永磁体及绕组区域;减小流道宽度、增大流道数目以及增大流道圆角半径可有效提高定子散热性能;辐射率越高,永磁体散热性能越好;改进电机结构后,永磁体最高温度下降10.5%。研究结果可为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及散热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电力系统中,许多用电设备均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与电网中的有功损耗相比,无功损耗要大的多。事实证明电网发电机所发出的无功功率远远满足不了电网对无功的需求,对电网  相似文献   
20.
基于微波网络理论,研究了同步开关噪声的传播与抑制,提出了一种新的抑制噪声传播的多级电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采用多列分布电容和增大噪声路径传输损耗能够有效地抑制噪声的传播,提高电容噪声抑制的效率。通过FDTD仿真和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给出了多级电容法抑制噪声的应用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