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1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90篇
管理学   1280篇
劳动科学   158篇
民族学   147篇
人才学   180篇
人口学   78篇
丛书文集   951篇
理论方法论   280篇
综合类   2306篇
社会学   440篇
统计学   182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418篇
  2013年   489篇
  2012年   518篇
  2011年   392篇
  2010年   389篇
  2009年   428篇
  2008年   506篇
  2007年   322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十一五”期间,西部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拟确立为:搞好“四个兼顾”,着力解决西部经济发展面临的四个突出问题;坚持“三个带动”,不断为西部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突出“两个培育”,重点抓好西部经济发展的两个薄弱环节;强化“一个支撑”,努力消除西部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  相似文献   
42.
从学生的素质状况分析入手,指出目前实施的教学管理模式的陈旧性和不适应性,提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思路和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机制和方法。  相似文献   
43.
福建建设生态强省的战略思考与若干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析了实现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与压力。结合福建省实际 ,提出建设生态强省的内涵与意义 ,并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发展思路与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44.
知识型企业螺旋加速推进模式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知识型企业发展呈现出螺旋加速推进的模式,这一发展模式包括三个阶段:螺旋递增阶段、螺旋不变阶段和螺旋递减阶段.影响企业发展出现不同阶段的原因有三个,即知识、机遇、价值.知识型企业螺旋加速推进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企业内部实行知识管理.  相似文献   
45.
瞿秋白认为,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民权革命,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参加这一民权革命,也就必须与改造后的国民党合作。  相似文献   
46.
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是一个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过程,也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特有的带有阶段性的经济问题.本文探讨了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互动发展的内在机制及其对策思路.这对于构建我国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互动发展的政策体系,减少和避免出现误区,推动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实现良性互动,促进我国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7.
西北地区农业土地资源人均拥有量上与全国相比具有比较优势 ,但其农村经济、农民收入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加入 WTO后会对西北地区粮食供给、传统的以粮棉油为主的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民收入和农民就业产生负面影响 ,对此 ,政府应加快对农业的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统一完善的农产品贸易的市场运作机制 ,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改革农业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48.
李宏 《兰州学刊》2004,(4):148-149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上 ,阐述了西部大开发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重点论述了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49.
运用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的观点和方法,主要探讨了语篇功能赖以实现的主位系统,分析主位结构和主位推进程序在实现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中的作用、所具有的文体功能以及主位的选择和使用表达说话者的不同目的的关系。  相似文献   
50.
针对汶川特大地震后大量农用地损毁、宅基地等集体建设用地抛荒、山地不宜人居的实际情况,笔者认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地区集中使用,既可以解决灾后重建"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地由谁来种"的难题,又可以加快灾后重建的进程,推进灾区城镇一持续"的新机制;有利于探索以城带乡、以工哺农,激活农村土地等生产要素,加快农村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