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46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52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564篇
社会学   77篇
统计学   4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周敏莉 《理论界》2010,(12):160-162
"说不定"是对预期不太可能发生的事件具有发生的可能性的估测。常有"也"、"还"、"就"、"真"等副词及语气词"呢"与之共现。语气副词"说不定"由同形动补结构固化而来。  相似文献   
52.
何明大 《老年人》2012,(2):54-55
"冬季进补,春天打虎。"老祖宗留下的古训成为了人们冬季进补的最大理由。为什么要冬令进补呢?因为冬季气候严寒,自然界的动植物均处于收藏蛰伏的状态。人也同样顺应着自然界的变化,进入冬藏季节,正如中医古籍《内经》所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又说:"冬三月者为封藏。"也就  相似文献   
53.
晚明时期出现的“世说体”小说《世说新语补》在日本江户时期广为传播,江户士人对其展开大量的注解、抄补、音译等研究工作,并掀起了日本“世说体”小说的创作热潮,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通过对《世说新语补》渡日版本内容的比勘,发现其书基本承袭了刘义庆《世说新语》的一贯风格,但在内容上又根据作者的价值旨趣进行了删减或增补,增加了大量符合儒家思想观念之内容。《世说新语补》在江户时期的风行,以及其后在日本产生的“世说热”的现象,折射出江户时期士人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54.
“V起来”句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早期研究多是探讨“起来”的语义属性,近年来,“V起来”句的结构性质引起了学界的注意。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V起来”句是中动句,另一种观点认为“V起来”句是话题句。在比较不表可能的“得”字动补结构后认为,“V起来”句不是所谓的中动句,而是动补结构作为谓项的话题句。虽有研究指出“V起来”结构的述补/动补性质,但“起来”的评价功能以及“V起来”的可删除性质未引起足够的注意。“V起来”句中“V起来”是否可删除,关键在于句首主体名词与形容词补语之间内在语义关联的可能性,可能性越大,“V起来”删除后的可接受程度越高;关联的可能性越小,则通过“起来”的评价功能实现完句。  相似文献   
55.
补天     
于源 《老年世界》2008,(13):1-1
在朦胧中,我看到了神奇的景象:一片又一片的废墟消失了,都江堰的鱼嘴、金刚堤的裂痕消失了……广厦像森林装点着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也装点着汶川、北川、什邡,以及在山崩地裂中倒塌的所有城镇。哦,还有嫩绿的草地,鲜红的花儿,繁星似地缀满这片复苏的土地。  相似文献   
56.
《韵补》所引汉代著述 ,多为宋人所见旧本 ,可以用来校、补现存文献之缺失。本文以《易林》之例 ,说明在对汉代文献整理、研究方面 ,《韵补》和《太平御览》等类书有着同样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57.
孔子是《庄子》一书出现频率最高的寓言形象,仅在庄子亲撰的“内七篇”就出现10次之多。而历来对寓言孔子的理解,大都属于曲解和误解。本文以“内七篇”十寓言中的孔子形象,与历史记载的孔子相关言行作比较,说明庄子重塑的寓言孔子形象,基本符合历史孔子的言行与思想。庄子一方面批判孔子的悖道,对其息黥补劓,一方面又挟发了孔子未必自知的真德,故寓言孔子形象具有成长性:从开始的“悖道大知”到最后的“顺道真人”,庄子充分肯定孔子的天赋真德,意在充分肯定永恒天道遍在于世间万物。  相似文献   
58.
临江仙     
  相似文献   
59.
原始儒学本具体用兼备、明体达用之实学风范,儒学的意识形态化及后儒的流弊从汉代开始便把儒学引向了空疏。此风在儒学应对佛道冲击重建形上依据的宋代达至极端。丘浚在直面儒学全面“内倾”的时代力矫空谈性理心性之风。重申儒学“明体达用”的风格,创造性地全面首释儒家外王学理的丰富内涵,初触启蒙经济自由之基,这在儒学的历史上实属开创先河之举。  相似文献   
60.
“七青八黄”一词在近代汉语文献中不乏用例,辞书多以“本指黄金的成色,泛指金钱”作释。列举数例,说明该词还有他义,以期对众辞书有所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