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70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89篇
社会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萧红是我国 2 0世纪 30年代文坛一位别具才情的著名女作家 ,虽然在短暂的生命历程里饱经坎坷 ,但是她在文学创作上独具特色的美学追求——小说的散文化、景物描写的象征意蕴、语言的陌生化等等 ,却使她一直散发着迷人的光辉 ,备受后世青睐  相似文献   
92.
汉代是中国训诂学史上的兴盛时期。东汉郑玄是其奠基者之一。从《毛诗笺》我们可以看到郑玄对中国训诂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开创一种训诂体式,创立一个训诂流派;实践随文而释、因文为训的训诂原则,保存字词的古义;以声音贯穿义诂,实践了形、音、义的统一;说明修辞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93.
随着当代文学实践的开放性、多元化和各文体之间的互渗化,沿袭已久的散文文体特性界说越发显得老化,无力为散文文体提供可靠的话语体式依据。本文从艺术形象的功能显现、支柱性要素、动态构成方式和语言织体四个典型视角提出了散文的文体构型之我见,即散文是一种集再现与表现于一身、以情境取胜、以散跳见长、文字既细密平实又疏朗错落的文学体裁。  相似文献   
94.
作为一位从黑土地走出来的作家,迟子建在她的作品中表现出一贯的温情诗意的创作风格.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延续了这种风格并将迟子建的创作推向巅峰.本文将从散文化的诗意书写、诗意化的情感主题及忧伤悲悯的诗意叙述三方面入手,解读作家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所表现出来的诗意情怀.  相似文献   
95.
相较于汉赋,六朝辞赋在体式、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来说,这一时期骈赋正式形成,并逐渐演变为律赋.赋体诗化倾向加剧、赋体旁衍文类逐渐增多也表现出诸多与汉赋的不同之处.另外,六朝辞赋的题材内容得以较大程度的开拓,创作倾向、艺术技巧及语言风格也追求新变,体现出时人所特有的审美取向.与辞赋创作相适应,辞赋研究的风气也日趋兴盛.  相似文献   
96.
晚清画报文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读图文学由传统走向现代,其中以《图画日报》刊载之《新茶花》为代表的晚清画报文学作品体现了近代转型期中国读图文学的基本特征,其一是画报的大众定位和报刊化写作带来了叙事的时事化和情节化;其二是晚清的读图风尚和画报的图像旨趣推动了图像叙事的强化与文图关系的突破,以及连环故事图画基本体式的奠定;其三是画报关于西方意象的表征所再现的西风东渐中的晚清中国对西方世界的想象、接受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冲击和观念变革。  相似文献   
97.
从人类学的视角对《马桥词典》等词典体小说的文体意义进行了论述。分别从词典的"大"与"实"和小说的"小"与"虚"之间的张力,论述了词典体小说文体的本体论意义;从文体形式的散文化倾向和文本内容的边缘书写这一角度论述了文体形式和文本内容的同构性;从人类学展演理论的视角重新探讨了词典体小说文本重构性和再创造性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98.
洪兴祖《楚辞补注》是现存最早以"补注"形式出现的古籍解释著作。洪兴祖创制并选定"补注"体来解释《楚辞》,有其必然性。它是洪兴祖针对《楚辞》文本的抒情特征和以往《楚辞》解释存在的不足,依据自己"补不足,发己意"的解释目的,凭藉解释体式的传统和经验来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
以梁武帝为核心的萧梁宫廷音乐建设雅、俗乐并重,富于新变特征,直接促成了萧梁时代乐府诗的总体繁荣,推动了汉魏旧曲的创作热潮以及吴声西曲的宫廷化历程,产生了新的俗乐歌词体式、风格和新的俗乐创作方式,由此反映出宫廷雅俗乐建设、宫廷音乐审美旨趣与乐府诗发展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0.
建构在社会符号学意义上的视觉模态隐喻是自然语言系统和副语言系统结合的产物,它具备了语言的系统性和功能性。由印刷体式表征的视觉模态隐喻在卡明斯视觉诗 “l(a”中通过陈述制作者和观察者与所代表物之间的特定社会关系完成了其语言的交流功能,它在与语言的转喻和隐喻关系层面实现了人际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