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0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9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831篇
理论方法论   96篇
综合类   1879篇
社会学   68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对初唐四杰赋的篇目归类,由于对诗、骚、赋文体界定的争论问题,一直不曾有明确的界定,时四杰赋篇目中的各体文体因子因而也很少人认真关注。四杰赋中几乎各体因子兼备,是汉晋以来初唐赋分体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相似文献   
92.
周淼龙 《云梦学刊》2009,30(2):95-99
历时性考察中国报告文学文体特性的形成、变异和发展.可以见出报告文学文体特性由一些基本元素组成一定结构,其内涵在发展中相继呈现,其中有深化和丰富,也有异化和扭曲,似乎完成了一个“正-反-合”的过程。政治制导是报告文学文体特性发生偏离的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93.
长期以来在连珠的文体特征问题上存在偏颇,从而导致对其起源认识的诸多看法。其实连珠不仅在内容、形式上具有不指说事情,必假喻以达其旨穿贯事理,如珠在贯的特征,同时它是指一组作品。因此,尽管先秦时期已存在连珠的核心体制,但作为一种文体,则是由扬雄开创的。连珠最初是作为奏议而存在的,发挥规谏的功能,但在后来的发展中,慢慢也成为抒发个体情感的一种文体。  相似文献   
94.
宋湘绮 《船山学刊》2009,(3):197-200
词文体离新诗最近,其“弱德之美”蕴涵着问题意识和批判力,其独立于集体话语和主流意识形态之外的自由精神和原始的民间品格吻合了现代艺术所期待的“体”,“长短句”、“自度曲”与新诗的形式和创作理念遥相呼应,其脱胎于音乐和格律诗的形式原则包含着我们民族诗学乐感的精髓。当代旧体词现代性的发育正促进着使新诗区别于西方诗歌的“现代民族诗形”的诞生,诗体多元化是诗歌发展的历史真相。也是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5.
文体源流论是魏晋以前最主要的文学批评形式.进入南朝以后,文体源流论与文体风格论逐渐合流,并衍化发展出了作家专论和文学史专论的批评形式,从而把南朝的文学理论批评引向了极为宽广的天地.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文体研究的成熟和对文体认识的深化,是文学研究得以全面展开的基础,文体论是其时文学批评和理论的基础性环节.  相似文献   
96.
关于"X而X之"结构体的探究主要从"承接关系"、"并列关系"等七个方面论述"X而X之"结构体所包含的不同类型的复句内部的分句关系,阐明了"X而X之"经常充当谓语,有时也充当主语或独立的句子等语法功能并对疑似现象作了辨析.  相似文献   
97.
西方传媒语境中伊斯兰妇女问题文化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传媒不但对《古兰经》所渗透着的女性关怀精神的本源性思想进行了“恶毒中伤”,还传布伊斯兰教反妇女论来“蓄意丑化”其自成体系的妇女观。本文力求全面梳理伊斯兰文化妇女观的主导精神与西方传媒所给定的“反妇女论”间互错的原因、表现、实质等一系列的问题,从“本源与变异”的全新视角来重新审视伊斯兰妇女问题,力求达到正本清源的学术目的。  相似文献   
98.
本文对<大唐天竺使之铭>进行了全面研讨,并提出相关结论.首先,就碑铭的篆额书写风格,指出其对汉碑额篆书风格的继承和创新特色,并论证碑额"出"(之)应释为"之"字之不谬;其次,对碑铭正文文体指出其是唐骈体文,略述其形成的过程及特征;对碑铭的主题思想作了概括,指出有一定文学价值.最后,对碑铭某些词语释读予以辨析,这是本文重点所在.本文以照片为准,寻绎碑文,证诸典籍,多方论证,试图对时贤校释,进行清理,管见所及,试作新释.  相似文献   
99.
六朝志怪虽不脱"丛残小语",但在叙事上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穷怪录》是南北朝志怪小说的选本,其晚期优秀之作已呈现出向唐传奇过渡的明显迹象。在初唐到盛唐的百余年间,唐传奇从初创到成熟,并作为一种正式文体卓然确立,从而开启了我国古代小说历史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00.
作者在研读维克托·迈尔-舍恩佰格《大数据时代》后,对舍恩佰格的三个主要观点展开讨论并提出质疑,认为随机样本和全体数据同样需要,精确性和混杂性各有所用,相关关系离不开因果关系.文章还介绍了国外学者关于大数据伦理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