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5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32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89篇
社会学   32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新市民电影原则上都会在政治上持保守立场,反映和对待社会现实问题时采取相对温和的批判态度,同时奉行新技术主义的制片路线,并以此作为市场营销的主导方针.因此,反映民生基本问题尤其是底层男性性资源获取困境的《王老五》,[1]就成为没有因为战争而影响其在沦陷区上市公映的国产影片之一.由于影片的摄制和公映横跨抗战全面爆发前后阶段,因此,对影片的文本分析,就成为观照中国早期电影历史转折时期的平台之一.  相似文献   
32.
农民向市民转变,这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反映的不仅仅是农民的身份、职业以及居住条件和空间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农民本身的意识行为、政治参与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农民角色整体向市民角色的转变。但这个转变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它产生了诸多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因此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农民才能顺利转...  相似文献   
33.
论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市民社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重视新市民社区教育,这是提高新市民素质、构建和谐城市和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必然要求,开展新市民社区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属地化"定位、系统运作和外部配套等。  相似文献   
34.
影片中的历史景象不全是编造出来的,因为真实的历史往往比故事里的人物和事情还可笑,这就是魔幻历史主义的创作态度.把可笑的历史以故事的形式演绎成电影并在市场上大卖其钱,这就是科学现实主义的制片策略.是的,这样的电影很庸俗,但庸俗自有其道理;这样的制片方针和讨巧设计,在中国电影历史上早已有之,那就是新市民电影.《证子弹飞》中就是新市民电影在2000年以后大陆上映的新版本,也是继第五代导演张艺谋之后,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的姜文,面对市场生态做出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35.
作为一种文学类型,新市民文学缘自新市民阶层的形成以及这一阶层感受和认知现实人生的心理内容与情感方式。新市民文学的创作者大多关注城市底层生活,以植根于乡土中国的人生启蒙者的文化姿态来写作。同时,创作者基于"故乡尺度"抑或是传统乡土伦理的写作立场,使得他们的作品感受冷静、思考理性、表达智性。在一定程度上,卢卫平的探索和努力的方向,应该就是新市民文学的方向。  相似文献   
36.
韩毅  张月  任君 《百姓生活》2011,(12):14-14
重庆大渡口区的陶志明虽已85岁高龄,仍考试不息,成为该市最老的自考生。2011年10月10日,喜获专科双文凭的陶志明誓言:“要再战考场,93岁获本科文凭。”  相似文献   
37.
《领导决策信息》2013,(22):18-18
市政府常务会决定成立领导小组推进产业培育提升工作 2015年三大产业产值分别破千亿  相似文献   
38.
“学分能不能像银行那样,也允许零存整取?”为了实现到2010年初步建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目标,上海市将率先在成人教育中试行学分互认,并设立“学分银行”。  相似文献   
39.
希腊德尔裴神庙有一些用哲理警句写成的铭文,其中最著名的是"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将它作为自己思想的主要部分,要求他的学生用毕生精力研究它.从此它成为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我国对它的研究也有不少,但最近看到更多的是关于认识自我、战胜自我、经营自我的一些大部头出版物,罗列了一系列这方面的技巧.  相似文献   
40.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是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期,都市化的发展为都市小说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本文以新生代邱华栋、何顿、韩东等人为代表的新生代都市小说创作为对象,着重分析他们的文本中活动在都市空间中的人群:都市"闯入者"和"城市空心人"、个体经营者、城市游闲者等都市新市民形象类型,和他们所体现出的都市个体存在所具有的孤独、异化、游戏等现代情绪体验,理解作家对都市生存的文化阐释与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