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市民子女的相关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已有研究多集中于新市民子女遭遇的学校教育机会问题,但对其城市生活适应的细节以及深层社会结构缘由的探究略显不足。 研究以文化适应为切入点,通过家长问卷调查的方式,呈现 W 市 GX 中学学生的城市文化适应状况。 研究显示:家庭户口类型和父母职业是影响新市民子女文化适应的关键因素;城市文化冲击和生活方式的突变,导致新市民子女缺乏安全感;新市民文化意识已经有所转变,观念还在转型中;新市民仍将学校教育视为子女向上流动的主要通道和希望。 但仅依靠新市民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实现城市文化适应的,故需构建以学校为主、家庭和社区为辅的三位一体协作培养模式,共同促进新市民及其子女更好地适应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2.
伴随国家城镇化迅猛发展,新型城市社区建设也在迅猛推进。在城市化变迁与发展过程中,拆迁安置“新市民”能否适应新的城市化社区发展环境,新型城市化社区如何建设,成为目前社会建设与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和难题。回顾社区变迁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以一个典型“二元社会”农牧场的城市化社区变迁为例,揭示拆迁安置社区在城镇化变迁过程中的嬗变价值。研究发现,“二元社会”农牧场变迁为“新市民”社区,不但给社区建设带来了新课题,同时也使“人的城市化”建设迫在眉睫。积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加强社会建设,使“人的城市化”理念得以落实和彰显,是“新市民”社区建设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是城市社区文化兴起的重要背景,反过来社区文化对推动城市化的进程又具有重要的功能,这种功能主要体现在社区文化对"城市人"的塑造以及对"城市人"的社会交往、自由创造、自我发展等更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满足上,在城市化发展中必须摆正社区文化建设的位置,力求城市化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协同并进。  相似文献   

4.
宁夏生态移民拉动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在社会管理中由传统的"围寺而居"管理模式转向城市化的"社区"管理模式,这就需要对生态移民的社区功能、社区文化建设以及移民对社区的适应性和认同进行研究,从而推动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移民社区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市化进程中"村改居"社区整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某社区的调查,探讨组织性整合的发展情况。指出加强组织性整合必须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完善社区保障制度以及发展社区组织。  相似文献   

6.
人口城市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中国应当加快人口城市化过程。人口城市化与教育密切相关。人口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着教育匮缺、教育滞后和教育形式单一等三大偏差。因此,人口城市化进程中应该推进农村素质教育,推进农村教育结构立体化,开发农村社区教育和发展农村远程教育。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是我国政府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如何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带领农民,搞好"两个安置",实现"三个转变",是每个开发区人必须面对的问题.文章从开发区城市化的角度,结合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做法,探讨社区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德化县城区新市民社区教育的调研分析,提出主导产业型城镇开展好社区教育的策略建议:(1)建立主导产业引导下的技能培训体系;(2)以社区居民为师资主体;(3)实施区校联动,为主导产业发展服务;(4)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动性;(5)加强新市民社区意识的培养等。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使得社区形态的演进呈现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图景。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带来了"过渡型社区"的生成,失地农民与大量外来人口在社区中的共生引发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碰撞、冲突与交融,也给"过渡型社区"的治理与未来转型带来了巨大挑战。"过渡型社区"的未来,影响着中国特色城镇化历史进程的未来,必须给予应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对皖北城乡一体化进程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皖北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此过程中,由于观念落后、制度保障不全和社区管理不善等问题,“农民”变“市民”的角色转型滞后,阻碍了“农民市民化”的进程,为此,提出了加强新市民教育、推进一体化建设和完善管理机制等途径,以促进“农民市民化”.  相似文献   

11.
公民参与公共服务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并非直接相关,可以从有序性和有效性两个维度分析公民参与及其治理效能的关系.为提升治理效能,以程序性规则为核心的制度设计能更为充分地保障公民有序有效参与公共服务,实现公民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有序合作.基于全过程民主、程序性权利和共同体秩序等公民参与的程序性价值维度考量,再以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公民参与为例,从公开公示机制、意见表达机制、回应吸纳机制、监督评价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等方面构建公民全过程参与制度,并探索公民参与的方法和策略.通过公民参与的程序性价值内化、方法创新与技术转型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公民意识与中国现代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公民意识,是打开现代化大门的一把钥匙。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而公民意识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途径。培育公民意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规定。公民意识的产生和普及,需要一个宪法精神与法律思想的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13.
可以依据是否具有自主性将居民的社区参与划分为他组织参与和自组织参与两种方式(或类型).随着居民自治的推进,自组织的居民参与方式已呈现出发展的生机.但目前居民的自组织参与还主要局限于社会空间相对较小的社区民间组织、业主组织以及地域空间较小、人数较少的居民楼栋单元或院落,公共性程度还不够高,这就需要实现居民社区参与方式由他组织为主导向自组织为基础的整体转换.文章就此提出若干对策建议:创新社区参与的体制环境;拓展居民自组织参与社区事务的范围,实现由情趣性活动为主的浅层次参与向以居民自治为核心的深度参与推进;健全社区组织,为居民自组织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公共生活提供有效载体;探索网络时代社区公众自组织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对滕尼斯经典理论的重读和现代性的分析之后,文章认为,当下的社区从空间结构上分立为地域共同体和脱域共同体.因此,社区研究和社区建设必须摆脱仅仅重视地域共同体的倾向,要逐步拓展脱域共同体研究的"新空间";社区建设的目标要摆脱"传统共同体精神"的意蕴束缚,培育现代社区公民的"新共同体精神",构建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5.
从公民参与的视角研究社区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我们发现各具特点的选举民主、自治民主、协商民主等都在公民参与城市社区治理中得到真实体现。基层民主形式的创新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授权与公民参与自下而上增权的良性互动。城市社区基层民主形式的实践不存在对与错的价值判断,只是在探索过程中的初步经验积累,我们应以宽容的态度允许其差异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农村社区从传统的家元共同体转变为族阎共同体。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农村社区建设正从“扒旧房、盖新楼、建公园、造广场”的物质层面转向“社会心态”、“公民道德”、“社区文化”等精神文化层面。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将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就指明了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是构建合作共同体,引导村民过一种共同体化的现代社区生活。  相似文献   

17.
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社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过程。在建设公共设施、开展公共活动方面 ,社区建设需要经济的强有力支持。社区建设是发展基层民主的过程 ,也是一个多元行为主体的互动过程。社区成员参与是社区建设的关键。在社区建设中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 ,但权力精英的过度参与并不有利于本质意义上的社区建设。在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过程中 ,社区建设也遇到了来自社区内组织的经济理性和社会成员的个人自主意识增强及传统的社会团结遭到破坏等方面的影响。据此 ,本文提出了社区建设的逻辑及政府、社区组织、社区成员三方合作 ,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三种资源共同支持的社区建设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18.
社会资本是一种基于普遍主义精神的非私人性信任与互惠,其表现为基于义务之道德伦理意涵的普遍主义公民参与精神。社会资本的普遍主义精神区别于个人主义的普遍主义精神,在西方国家现代社区的整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考察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社区整合困境,可以从社区居民缺乏社会资本的普遍主义精神得到一定解释。从我国国情出发,把培育社会资本的普遍主义精神作为执政党主流意识形态在社区建设的内容之一,对社区认同性整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蔡玉胜  王晓波 《南都学坛》2005,25(6):110-112
和谐社会的核心要素是以提升人力资源水平为基础的“和谐教育”。人力资源的提升可以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与教育普及,实现国民素质全面提高,进而推动建立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的新型社会。人力资源的提升基础是高效、公平、全面的教育机会和过程。社区学院发展和完善的关键因素是建立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培养机制。解决了社区学院与市场机制有效融合的“瓶颈”,中国未来的社区学院才能为建立人力资源大国与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出全部潜能。  相似文献   

20.
社群主义认为,社群价值目标的实现需要懂得规范的好公民,更需要拥有德性的好人,因此,公民教育的重点应该是道德教育。社群主义的道德教育观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以整体主义世界观为哲学基础,以公益至上价值观为理论前提,以培养有德性的好公民为教育目标,以促进公民参与实践为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